閃擊7:難抵前代的壓力
無論是顏值還是實戰性能,閃擊6做得太好了。但是曝光以后的閃擊7,未來市售后的姿態可能還有所不同,但似乎沒有閃擊6做得那么好了。
第一印象,閃擊7的外觀辨識度上就沒有閃擊6那么驚艷,沒有閃擊6那種鞋身造型的獨特性,甚至有一絲曾經韋德之道4的鞋楦味道在里面。
鞋面采用了織物結合鞋頭熱熔壓膠材質打造,保證了整體包裹感和穿著舒適度。
五組系帶孔的設計,穿著感受上應該與閃擊6相仿,高腳背的小伙伴也可以選擇。腳踝位置和鞋幫處使用了厚實的海綿填充,保證了穿著舒適度。
球鞋沒有采用前代的側向防側翻模塊設計,側面的大底上翻保證了整體穩定性,并且標有一個明顯“7”的字樣。后跟位置的TPU保護結構標明了一個LightForm字樣,表明了這雙球鞋的中底材料科技方案。
閃擊7的中底都是雙色+兩種不同結構,很可能在中底方案上與前代一致,采用了李寧云+LightForm結合的方式。
空襲7:比前代更好的實戰產品?
空襲6的受眾面很狹窄,基本算是一雙中鋒位置專屬的球鞋。在CBA賽場上,大韓一直都選擇上腳空襲6。
斷掌的設計語言讓空襲6很有辨識度,中底李寧云緩震科技配置,球鞋中底緩震感受偏硬。
針對于中鋒穿著,空襲6有著不錯的穩定性。PROBAR LOC系統穩定裝置,中足連接位置的TPU結構,都對這些形成了幫助。
鞋舌處的加強綁帶保證了大體重球員在穿著啟動時,也不會發生跑偏的現象。
空襲7同樣經歷了多個版本的曝光,在近期的曝光中,還是能讓Rookie君找到大致的方向。
首次曝光的版本,能看到中底后跟位置一個明顯的bounse+科技的標志,這個早期科技到底會不會使用,還有待商榷。
最新曝光的版本中,祖傳李寧云緩震科技還是可信度比較高的。外觀設計上沒有突出性的改變,前后掌斷掌的設計結合中足側向硬質TPU,保證了整體穩定性。
鞋面內外雙層的結構搭配系帶系統的加固,保證了穿著時的穩定性和包裹感。
這種極具特色化的雙層鞋面結構,目的和前代的鞋舌加強綁帶一致,保證球鞋整體的動態包裹,加強鞋舌位置的貼合性。
但全新的設計明顯更加靈活,還是值得小伙伴們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