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里約奧運賽場上,除了李宗偉那雙特殊定制鞋外,出現的YONEX球鞋就只有兩雙:SHB 02LTD和SHB 65。
其中02LTD只是換了個配色,相信不少人都穿爛過了,了如指掌,不多做介紹。SHB 65則算是雙比較新的款式,是65系列的最新款。65系列從2009年的65CF開始,歷經65FT,65SF,65X,到現在65,不知道是不是YY自己都想不出加什么后綴好了。不過萬變不離其宗,65系列主打的就是2點:優秀的包裹感,和類似赤足的穩定落地加高速啟動。
65的包裹感確實是YY根據自己長年累月的造鞋經驗累積打造出來的,善用每一塊材料,完美地安排車線走向,穩扎穩打不取巧地換來貼服的腳感。而快速啟動其實原理不復雜,就是前掌中底做得比較薄,依靠薄薄的一層POWER CUSHION過濾震動,讓前掌啟動時的發力切實傳遞出去;而后跟使用更厚的POWER CUSHION來保證全掌落地的緩沖性能。我個人感覺這雙鞋是受到了不少“赤足”理念的啟發,人的腳部是一個復雜的部位,有著許多巧妙的構造,鞋子只需要好好輔助人足天生性能的發揮即可,因此65系列都向著貼服穿著感,減少非必要的支撐,震動只做適當緩沖的方向發展——眾所周知,緩震和啟動時密切關聯的,在沙地上幾乎沒有反作用力,震動極低,但同樣因為沒有多少反作用力,啟動遲滯大,移動速度慢,所以65系列的前掌都做得比較薄。
因而65系列的球鞋就是一個優秀的輔助,它能支撐你更好地發揮自己,對下肢力量充足的球友來說如虎添翼。但對踝部力量較差,又或者體重較重,膝部傷患等身體狀況不佳/身體素質較差的球友來說,65并不能提供充足的保護性,也無法提升自己的競技狀態。這類球友選擇保護性更好的02LTD會更適合一些。
這一雙
SHB-AMEX2是YONEX之前推出的超輕量球鞋SHB-Aerus Men的新一代產品。令人感到意外的是中國區已經上架,但日本區仍毫無動靜。和65的“赤足”理念不同,AM系列是從重量入手,降低鞋重,間接起到加快移動速度和減少體力消耗的作用。這個原理不用多做解釋吧,腳上綁兩沙袋就知道了。AM超輕鞋并沒有縮減中底的厚度,想要減少重量只能使用輕量發泡中底,并且減少鞋面的重量,在做減法的同時還要保證足夠的支撐性,確實給YY提出了不少難題。AMEX2解決方案跟1代差不多,鏤空骨架加熱熔合鞋面,不過這次多了快縫合的皮質鞋頭,看來1代被大拇指頂穿鞋面的案例太多了,這下終于更耐用了。此鞋同樣只適合身體素質較好,下肢力量強的球友穿著,超輕鞋的支撐都是聊勝于無。不過AM的減震比65要好一點,考慮到國內很多場地是水泥地鋪地膠這種傷膝組合,想要跑得快又不想太傷腿可以考慮換雙AM。因為水泥地本來的力反饋就很充足了,在架空木地板配膠地的場上穿65效果才比較明顯。
最后來雙冷門鞋,POWER CUSHION COMFORT WIDE D。它的兄弟COMFORT TOUR或許更多人知道,早前全英賽奪冠的俄羅斯雙打組合就穿著它,也是掀起一陣購買風潮。COMFORT應該是YY要新打造的一個系列,用來接替以緩震著稱的SC系列。CF系列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它用了全掌POWER CUSHION,這感覺就跟adidas的全掌BOOST一樣,只是POWER CUHION還是有一定回彈性的,否則YY也有踩屎鞋了。在此順便一提,YY的大部分高端鞋子都是自帶一層全掌POWER CUSHION的,比較薄,充當鞋楦,只要拆掉鞋墊就能看到了,因此CF系列等于有了2層全掌POWER CUSHION,怪不得冠上了COMFORT的名號。
這雙CF WIDE D的特點就是它不甘于做一雙普通的緩沖系球鞋,緩沖球鞋一般都是給體重比較大或者步伐比較重的人穿,因此支撐保護性都上得很充足,導致鞋重居高不下。WIDE D偏要走清瘦的文藝路線,給自己開了一堆口子,增加了透氣性,降低了鞋重。同時它還用了BOA快系鞋帶系統,真是好一個脫俗的鞋子……BOA在它的前輩SC10上也有應用,好處就是不用綁鞋帶了,鞋帶再也不會松了,單手可以穿脫,還能細致地調節松緊度,壞處就是壽命比鞋帶短,而且換鞋帶隨便的事,換個BOA可是麻煩又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