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拉德4開箱
拋開外形,第一眼的感覺是,利拉德4這鞋特別大,特別長,我買的我常規穿的42碼,卻看上去偏大一點。我覺得吧,這是利拉德系列的一貫作風,那就是光看鞋子其實還比較秀氣,上腳還是顯得腳大。
球鞋的造型也比較特別,先不說好看不好看,感覺是一雙現代籃球鞋該有的樣子,速度感很足。全鞋一體式的鞋身,之前的中低幫設計變成了現在比較流行的襪套設計,但是利拉德4的襪套幫相比較而言要更低一點。
但鞋口襪套相比較CE2017來說,這雙利拉德4的鞋口部分的彈性小到讓人絕望,一看就感覺很難穿進去的樣子。
鞋面采用的是網眼式的多層立體編織,由很多的黑色細線交叉編織,然后再用白色的走線將一些連接處包裹起來,乍一看其實還好,不過要是仔細看的話,密集恐懼癥的朋友們就會有些不自在了。
鞋帶孔的設計把一般的內置飛線思路外置了,在穿插處還用了一層橡膠加固,看起來像電線一樣。
同時這個思路還用在了鞋后跟,結合著鞋舌處的黑色鞋提,為了給不那么好穿的襪套設計提供一定的便利。鞋身內側是利拉德的簽名,外側是阿迪的三條杠。內襯不厚不薄,材質上保持著阿迪應有的水準。
中底部分,利拉德4依舊堅持使用了雙密度bounce材料。這個材料雖然沒有boost那么高調,但是在籃球鞋的身上還是比較受追捧的。整個外側,黑白鋸齒形狀的造型看上去視覺效果很強,很有速度感。
外底上,鞋底紋路采用傳統簡潔設計。總的來說,這雙利拉德4代在造型與設計思路上還是有一定的進步的。在細節方面的設計也比較用心。
二、利拉德4好不好
利拉德4,良好的楦型提供了出色的包裹性,加上鞋面材質和鞋帶系統的改進比3代提高的了綁緊鎖定雙腳的效果。加上更小開口的一體化鞋幫避免了3代啟動時偶爾掉后跟的問題。
BOUNCE材質繼續作為四代標配出現在中底緩震單元上,中規中矩的緩震表現適合體重不算太大的球友,可以滿足實戰的緩震需求,且有著很好的啟動響應和反饋。
但綜合比較Boost等其他高端緩震技術局限性還是比較明顯,并不適合大體重或者暴跳高飛型的球友。
外底的溝壑紋路和材質在前期表現出了較好的耐磨和抓地力,但考慮到紋路橫向縱向間隙的比例問題,估計在紋路磨損較多的中后期外底抓地力可能會大幅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