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塔庫G1曾是全日本銷量冠軍,直到羅澤娜出現,才屈居第二。由此可見,主打澀套居多的日本業余球友,對尼塔庫G1的接受程度非常高。我其實對尼塔庫家的器材關注比較少,只知道他們的做工是很好的。這次我自己試打尼塔庫G1一來是想試試它有何優點,二來是想看看G1能否拯救高強度纖維底板的正手問題。
初上手的感覺,有點硬,不太像日套一貫軟彈的感覺。擊球的聲音和弧線都比較像德套的風格。在正手攻球方面,手感脆彈,擊打很實,有一定弧線,速度比較快,落點靠近底線,給手的反饋比較清晰。正手拉球是這個套膠的優點,弧線表現非常好,拉球的旋轉比較強,同時保持了很快的速度,海綿支撐力挺好,有一定硬度,但是力量感很弱。臺內球和發球是這個套膠最大的優點,G1的摩擦是非常好的程度,發球旋轉出色,搓球和擺短并不會出現澀套常有的冒高這個毛病。搭配victas zx gear out這塊高強度纖維的底板,在防守和進攻之間平衡的非常好,能夠實現節奏的變化,這一點在澀套里非常難得,可以實現很多種打法的變化,比如防守反擊、借力變線,搓中起板。
挺拔的elp是老朋友,我在廣州和球友打球的時候,就用過他的波A,反手搭配的就是elp。其實這個套膠特點很鮮明—旋轉強,但是缺點也很鮮明—太軟。而我用來搭配zx gear out的這個elp是1.9-2.0mm版本的,是想通過高強度纖維彌補套膠太軟發虛的問題,也想讓套膠改善一下底板摩擦弱的問題。
上手的感覺是非常舒服的,較薄的海綿配上底板的支撐力,減輕了elp那種軟得發虛的問題,而且更好打透,讓底板的威力充分發揮。在反手攻球方面,出球速度較快,弧線優秀,能夠很容易打透套膠,吃住球。反手拉球方面比較好摩擦,從而在很低的位置能把球拉起來,而且不需要很大的動作和發力,海綿力量感基本感受不到,更多是來自底板的支撐力。臺內的搓球是這個套膠最大的優點,清晰地感受到對球的摩擦感,并且旋轉比我用狂飆8-80還強。
兩塊套膠給人一種兼顧了旋轉和速度的感覺,非常像DNA的擊打加上05的旋轉。總體而言這兩款套膠搭配類似zlc這種高強度的纖維底板能夠很好地解決底板所存在的問題,而底板反過來又可以彌補套膠的不足。尤其是尼塔庫的G1,讓我覺得是在正手打過最好的澀套了,所以有時候也會感慨,那些自己曾經打過覺得不好的底板,是不是搭配好了套膠,也能打出自己喜歡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