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套是新款,這個大家都知道。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D套并不能替代T套。實際上,新的未必就能替代舊的。比如狂飚三是老款,現在新款的狂飚8或者9也不能替代它。外套是一樣的道理,新的并不能說就完全超越和替代舊的。因為新的套膠,它往往有它的設計研發的針對性,它的針對性其實不是說完全替代舊款,而是去針對40+塑料球去優化,針對這個時代乒乓球打法的特點和需求就優化它。
實際上進入無機時代有一些年頭了,無論是蝴蝶的還是德國制造的內能套膠都相當成熟了,所以說即便是相對舊款的套膠,它的性能也不是說很差,并不需要去淘汰,很多時候其實是并存。而且有一點極其的重要,不同的底板,它需要不同硬度的套膠去適配,比如inner zlc就是,如果你給它貼硬度超過t05的套膠,你根本就打不透。簡而言之,有些底板還就只能配t05,而有些底板也能適當兼容d05之類的。雖然蝴蝶會在不同年份之間去調整底板的特性,會針對特定套膠去優化。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外置alc的配膠需求,你總不能直接優化成和szlc一樣。換言之,不同的底板,它就應該有不同的配膠需求。樊振東alc的配膠就一定和樊振東szlc一樣?不可能,也沒必要如此。所以,底板和套膠的對應關系依然是需要慎重處理的,你不能每個底板都搞D05或者d09c,或者每個底板都是D64或者d80;該配t05的還得去配,該配t19的就得是t19。每個底板都有自己的最佳組合,套膠并不是越硬越好,也不是越軟越好,需要恰到好處才最好。
不同于德套的優化思路,蝴蝶的思路略有不同。針對40+塑料球,頂級德套的優化思路一般是4種,海綿加厚,膠面減薄,海綿加硬,膠面變軟。德套的這些思路很有效,在樊振東alc和樊振東salc配膠的時候我就發現,德套似乎比蝴蝶套膠還更搭配蝴蝶底板,這就很有意思。頂級德套貼樊振東alc和salc,速度有快,手感又好,控球又穩,底勁又足,雖然球被膠面和海綿包裹的感覺與蝴蝶澀套還是有差異,但實際的性能確實是半斤八兩,誰也不能說超過誰很多。
蝴蝶的思路與德套不同,蝴蝶主要是加硬海綿,同時還加硬了膠面,所以這就導致蝴蝶的D套其實是更挑底板的。蝴蝶的d套,雖然極限的裹球性能是不錯的,但因為膠面和海綿都加硬,所以它不能搭配比較軟的底板,也不能搭配不容易透的底板。舉個例子,樊振東salc配d64那是打的直接吐血,中小力量可以說完全不裹球,一旦發力打透底板,d64出球就亂飛,直接出界了。這基本就是典型的虛彈了,d64搭配樊振東salc反手就是災難,打得我原地吐血。作為對比d64配樊振東alc就游刃有余,拉打皆宜。所以很明顯的,蝴蝶的d系會更挑底板。捷沃風暴53搭配樊振東alc正手,52.5度芯變革搭配樊振東salc正手都很好打,堪稱“完美級”搭配。所以,總而言之,d套不能胡亂買,不要誤以為d套是全面取代t64的,它不能,它也不應該如此。這世界上,你找不出任何一款套膠是能搭配所有蝴蝶底板的。
而且在d系當中,d05和d64又是不同的,我有個球友,他樊振東alc反手配的d05,那個單板質量真的就挺弱,可以說遠不如我的白金版dna h配樊振東alc。倒不是說d套就不行,他不應該配d05,他應該配d64。因為樊振東alc本來就是弧線好而彈性相對弱的底板,你搭配速度慢旋轉好的d05,它出球自然就慢。樊振東alc就應該搭配速度快弧線低平的套膠,這樣兩者綜合,出球自然是又快又轉。簡而言之,底板彈性好,它就該弧線拱的套膠;底板彈性弱,它就應該配弧線低平的套膠。有的球友就比較狹隘,所有底板都是t05或者d05,這肯定是不合理的。你本身就是身強體壯的,卻偏要搞全臺正手,這肯定就吃虧了,特別強壯的你就不應該搞正手利,因為你的敏捷性不足。你本身是偏瘦的,是靈巧性的,卻偏要搞兩面均衡,這也會吃虧,反手很吃力量的,你力量不足,反手就很難沖出高質量的球。所以馬龍是偏正手利,而張繼科樊振東是兩面均衡的打法。底板和套膠的組合也是需要動腦筋的,速度和弧線需要達到一種平衡才最好。
總而言之,相對軟的,相對不易透板的底板,你就不能配蝴蝶d系,配上去肯定是發悶的,速度慢的,打不透的。如果板子透板來得快,本身又硬挺,你就得配d套,就不建議t套。需要注意,這里有個t05hard比較特殊,它是t系,但它比d05更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