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澀套的特制,做的主要文章應該是集中在膠面上面,還有就是海綿的硬度上面。業余的愛好者使用澀套,肯定還是希望能用得長久一些,希望膠面的耐磨性好一些。但耐磨性做得好,肯定就意味著膠面的表面不那么“粘”球,不那么潤。而特制的澀套肯定就不會考慮耐磨性,而優先的考慮膠面的摩擦力,換言之,特制澀套,其實就是犧牲耐用性,增加膠面的摩擦力。澀套表面的摩擦力其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弱,尤其是狂飆三減少粘性之后,現在的澀套的表面摩擦力其實是逐步在接近狂飆三的。尤其是高端澀套,它的表面的摩擦力其實是非常好的,雖然不是狂飆的那種蓋膠層粘性,但高端澀套的表面確實是有“微粘性”的,或者有些澀套直接會做成半粘半澀。關于澀套的特制,另外一方面就是會根據國家隊或者代言球星的要求去調整海綿的硬度,但通常來說,市場版的澀套硬度已經足夠業余球友使用的了。
特制狂飆其實也是會犧牲使用壽命去換取性能,這一點和特制澀套道理是一樣的。市場版的狂飆三或者澀套,都會優先考慮使用壽命,因為業余的打球畢竟不是單純的追求比賽成績,主要還是健身娛樂,是興趣愛好。我沒見哪個業余愛好者,幾天就換一張狂飆,或者幾天就換一張澀套,沒那個必要。特制狂飆三的膠面其實也是相對不耐用,膠面的感覺是做得更軟一些,會更容易氧化;然后特制狂飆三的海綿內能會更充沛,薄刷一遍油就能高度膨脹。特制狂飆刷油之后,應該是因為膠面更軟,海綿更具活性,所以裹球的效果很好,手感會更好,拉球的時候心里更有底。特制狂飆三刷油之后,就像是用的T系的海綿,裹球效果極好,觸球手感很清晰明快。
特制膠皮值不值得買?我覺得特制澀套沒什么必要,因為市場版的澀套摩擦感和裹球感已經足夠好了,而且市場版的澀套硬度已經足夠了。關于特制狂飆的情況就略復雜,如果不是弧圈球打法的,就沒必要買特制狂飆。因為無論特制狂飆還是明星國套,那都是拉弧圈球技術才能體現出優勢,如果你是擊打多的,你反而會覺得特制狂飆偏軟一些。換言之,快攻打法用特制狂飆,基本上體現不出特制膠皮的優勢。如果正手是弧圈球打法的,發力集中很好的,這種可以考慮買特制狂飆和明星國狂,否則就沒必要買。這個就像普通車友,給你F1方程式賽車,動力雖然超強,但沒技術去駕馭,一個道理。
實際上無論是特制狂飆,還是特制澀套,那都是為國家隊水平隊員準備的。雖然特制狂飆裹球好,但最起碼你得是正手弧圈球打法,買來使用才有積極地意義。還有特制澀套,最起碼你得發力好能打透,或者說你得是偏弧圈球打法才有用。如果你只會擊打,那么買特制膠皮基本上沒意義。特制膠皮的意義,其實主要是增加摩擦,增加裹球,哪怕犧牲使用壽命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