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要一款硬實又不會難透、線性又不缺力量,抓球又不會很吃對方旋轉的德套,那么,DNA赤龍是很明顯的一個優質選項。
從"天生強力"的DNA到強勢升級的白金版DNA,再到現在的"粘套"DNA赤龍,一切好像順理成章。至少,在筆者眼中,DNA和白金版DNA總有些更偏向于反手的感覺(以M硬度來評述),雖然有H的高硬度,但總覺得少了點味道。也許是我們需要正手更霸道,也許是中國人總是需要一點"粘"。
所以它來了:DNA赤龍版——控制性能最大化的粘性套膠。
粘嗎?
我懷疑你在誆我。這個確實不太粘,至少不是國產粘套蓋膠層的那種粘。更像藍火M1,澀套中帶著一點點粘。但是,我們知道,很多外國粘套的"粘",并不指我們口中常說的粘性,而是指它"夠吃球"。
首選這是一款德套,蛋糕海綿。"由最新的C-Touch張量科技加持,基于AI(人工智能)和高水平運動員的反饋而開發。"這句話,我們是不太懂的。不過簡單說,就是這個膠面有一種特別的吃球感且海綿內能感強(所謂"張量"嘛)。官方介紹是:DNA赤龍版擁有一種全新的刷膠感。
標稱55度。之前的初版DNA和白金DNA,都有不同硬度的選擇,你可以視自己需求打反手還是正手。但這款DNA赤龍版一般來說,更偏向于業余球友的正手。
整張未剪70.8g,橫板板面大約48.8g。
什么手感?
雖然咱們剛才說,膠面有點像藍火M1澀套本性中的粘。但確實比M1硬挺,又不會像皇朝ZGR那么緊繃。個人感覺,DNA赤龍版更像是扎實版的挺拔1Q,和力量放大感更強的銀V。
中等力量下它是比較線性的,發大力才開始有放大感。而膠面的持球讓人感覺很舒服,海綿硬度扎實又不生硬。心里很有數,很聽話,但你想硬鋼的時候,它有很不錯的支撐力。
實戰場上
DNA赤龍版就像膠皮中的黑檀5,有旋轉有速度,但你要說旋轉特強吧,好像也不是。但當你想加轉,它辦得到,想給力,它義不容辭。
短球控制上,它是很有數的。擺短和劈長都不在話下。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粘套,但那種吃球感比較清晰,控制上很聽話。
弧圈表現上,高吊或者發力拉沖都可以自如切換。高吊的旋轉應該說上等水準,拉沖的力量感介乎藍火M1和變革MX-P之間。關鍵點在于:它非常有數,大部分時候線性,卻有一定的放大感。對應了官方的介紹,它的"粘"膠面,能實現高控制和強旋轉;出色的摩擦力,能制造高而長的弧線。它是這樣地讓人有踏實感,你可以不用有所顧慮地發揮。
它的控制力還表現在防守上。首先,它的粘不是國產粘套的粘,所以不太吃轉。借力防御或者借力中要加力,也都有海綿高硬度的支撐。彈擊可以穩定而且犀利度不錯。
坦白講,DNA赤龍版更像是一個沒有短板的全能戰士。但它在絕大多數時候的高掌控力以及想發力時就給力(有力量放大感帶來的殺傷)又讓人很留戀。就像底板中的斯帝卡CL和蝴蝶Vis,樸實無華得讓人愛,但實際上卻并不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