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年度評選中,Crazy Explosive 2017PK,被評為年度第二實戰籃球鞋。除了不耐磨的硬傷之外,我一度想把它評為最佳。這也讓我非常期待阿迪推出下一代的CE系列。
不過今年阿迪似乎不想給我機會,直接將Crazy Explosive變成了Explosive Bounce,沒有用上Boost,而且聽說還會有一個Pro Bounce系列來代替CE系列。這就算了,但是今年阿迪卻讓空了一年的CLB回歸了,而且和CLB16差不太多,差不多的造型差不多的外底,都是用的Boost。所以對于阿迪的這兩個旗艦款的團隊鞋,真的是讓我有一點弄不懂。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先來看一下,我們今天的主角,Explosive Bounce2018,首先鞋盒側標,很明確的給出了球鞋的名字,Explosive Bounce 2018。然后鞋盒方面,和前不久的羅斯9一樣,就是最最最普通的阿迪的鞋盒,打開鞋盒之后的防塵紙也是一樣。
拿出球鞋,就造型上來說,看上去的感覺就是那種絕對的實戰鞋的樣子。很簡潔,實用,符合阿迪一貫的風格,如說說作為一款普通團隊籃球鞋,阿迪將這款鞋,做成這樣,那我覺得也還行,很穩。但是作為CE 17的后一代,我表示有點失落。因為去年的期待落了空。
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鞋面,整體來說,比較一般,就是那種很常規的織物鞋面,但是這種硬一點,延展性一般的織物材料,一般在實戰中的支撐方面也會有不錯的表現。
在鞋頭和外側,都有一點熱熔帖的處理,符合現在大部分的實戰籃球鞋的設計需求,同時也能防止鞋面的破損。然后整個鞋頭這個部分,看上去很扁,又有那么一些寬。
在鞋幫處有一個很不錯的設計,也是我比較喜歡的一點——魔術貼。
我覺得魔術貼的這樣一個設計,給了一雙鞋子可調節的范圍性,然后這個魔術貼的放置位置,在腳踝的下方,有區別于歐文2的那種卡腳踝的風險,我認為不錯。有時候還能防止鞋帶的松散。
說到這,不得不吐槽一下,這個超級超級長的鞋帶,真的是多余。魔術貼外側呢,最經典的阿迪三道杠的Logo。
球鞋的內襯給的還是比較充足的,而且就后跟處的內襯處理,很像CE2017后跟那樣的加厚處理的一個思路,還有一個凸出的跟腱保護。然后這個內襯的花紋,你會發現和羅斯9的首發配色是一樣的,其實哈登2也是有這樣的一個配色。這個的靈感是來自于阿迪的火拼活動,夏日的野球場,就是干。就像前面和大家聊到的要瘋一樣。這樣的活動是很有意義的,然后再球鞋方面有這樣的一些小彩蛋處理。
接下來,看到讓我最弄不懂的中底部分。
使用的是全掌一片式的Bounce,然后一些有凹槽,就造型上來說,和羅斯9的滅霸下巴一樣。不過這個沒有那么厚就是了,大概是半個滅霸下巴那樣。
對于使用Bounce的實戰籃球鞋,并沒有什么不解或者說是要吐槽的。Bounce的可調校空間甚至更大,可能還會帶來更多的驚喜。不過阿迪這樣兩款唯二的旗艦款上,Crazy Light用了Boost,Explosive卻不用,然后還要弄什么Pro Bounce系列。說實話,不懂,真是搞不懂阿迪達斯。
繼續說回球鞋外觀,在Bounce內側寫著一個ADIWEAR,和羅斯9也是一樣,ADIWEAR就是一種高耐磨的橡膠外底,當年推出的時候,就是為外場鞋定制。在耐磨方面還是有一定的作用。類似于NIKE的XDR。
大家也可以看到,這雙鞋的外底也也比較厚。然后前掌有幾個圈圈的輪廓,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啊。這種類似的圈圈,很像以前阿迪籃球鞋的天足和GCS,比如羅斯1.0 T-mac6,還包括去年的kd10,等等。可能這也是這雙鞋,讓我看上去,就實戰感滿滿的原因之一。
這雙鞋42碼,單只重量在390g左右,我覺得還不錯。
最后這雙鞋原價799,我是480到的手,6折左右的樣子,就一雙新款實戰籃球鞋來說,目前性價比也只能是一般,羅斯9也才56百。但是未來跌入400,我認為是有很大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