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避免大家在羽毛球運動中受傷,羽毛球鞋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俗話說得好“輸球不能輸在裝備上”,這一期就讓我帶著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羽毛球鞋的設計和那些值得買的經典鞋款吧。
一、羽毛球鞋的特點和品牌
與跑步不同,羽毛球比賽中,更多地是小范圍的大跨步,交叉步,多向移動,急轉急停等。因此,
羽毛球鞋特別強調包裹性,抓地力,防扭轉性以及側向的保護性。而在緩震方面,不同于跑鞋的舒適緩震,羽毛球鞋的中底,特別是前掌,硬度偏高,避免卸力,以提供更快的啟動速度。此外,非持拍一側的前腳面內側,拖步擊球時,會與地面摩擦,容易磨壞,因此,這個位置的鞋面對耐磨性也有一定的要求。此外,建議打球時穿著厚一點的棉襪或專用的羽毛球襪,激烈的啟停,也可能對腳趾等部位造成傷害。
在品牌方面,日本的YONEX(尤尼克斯)無疑是羽毛球屆的No.1,而中國大陸的李寧與臺灣的Victor也都是可與之比肩的一線品牌。Mizuno相對小眾,但在球友中的口碑相當不錯。adidas曾一度接近與林丹簽約,新推出的boost中底羽毛球鞋,令人眼前一亮。此外,Head,薰風,川崎,凱勝等二線品牌,也都有著豐富的產品線,性價比高,能夠滿足一般的打球需要。
二、哪些球鞋值得買
1.YONEX/尤尼克斯
SHB-01YLTD
李宗偉從2013年到里約奧運會期間的主力戰靴,也有林丹限量版。鞋面以透氣布面與PU合成革左右拼接而成,前掌內側覆以耐磨材料,爪形外側支撐結構。后跟中底為POWER CUSHION頂級三層復合動力墊,足弓處配備了頂級鞋款必備的碳纖片。SHB-01YLTD的鞋楦較窄,腳掌較寬的同學可以考慮SHB-02LTD鞋款(林丹曾用戰靴)。而在剛剛結束的大馬賽中,李宗偉上腳的是最新的SHB-03ZMEX。
SHB-SC6
SHB-SC6是林丹在與YONEX簽約后的主力鞋款,以PU合成革為主,包裹性強,外側光面,內側耐磨。鞋楦比SHB-01YLTD要寬,同樣配備足弓碳纖片和POWER CUSHION三層動力墊,鞋墊較厚,相當于SHB-02LTD的兩倍,整體柔軟舒適。如果還覺得鞋楦不夠寬,可以考慮林丹在大馬賽中上腳的SHB-CFT系列(林丹上腳版本應該沒有市售,CFT的鞋面,SC6的鞋底),前掌更加寬松。
我注:YONEX的羽毛球鞋,在鞋款型號之后會有多種后綴,MX是男款,LX是女款,EX是中性款,MD是日版的中幫款。LTD是限量款,通常配色更好看,細節也更好。此外,YONEX從未授權網絡經銷商,購買時一定要找有授權實體店鋪或類似日本Rakuten,優個網之類的靠譜電商。
2.LI-NING/李寧
HERO系列
李寧在2009年拿下了國家羽毛球隊的贊助權,2011年推出了專為林丹打造的HERO系列。一直到2013年,HERO共推出了2代,重裝設計。打球風格激進,追求保護性的同學可以考慮購買。
第一代HERO市售低幫款(林丹使用保護性更好的中幫款),采用合成革和三明治網布作為鞋面,配合TPU和內層加硬材料,定型和包裹性出眾,透氣性一般,前掌內層的TUFF TIP耐磨材質表現不錯,寬楦。中底是經典的前B后C,足弓小塊碳板,生膠外底。
第二代HERO采用更加透氣柔軟的萊卡面料,通過碳纖壓印材料和TPU材料保證支撐性。進一步強化耐磨和側向支撐,中底依然是前B后C,立體碳纖片,外底結構采用“多維加速度”專利技術,配合細密的中空柱體單元,減震,防滑,靈活性兼顧,但耐磨性稍差。遺憾的是林丹此時已在尋求新的品牌合作,并未上腳HERO二代。
目前HERO系列比較難以買到,而諶龍的專屬戰靴榮耀,則是很好的繼承者,中高幫,蜂巢大底,U型鞋頭。喜歡踏實腳感的同學可以考慮考慮這雙鞋。
李寧榮耀羽毛球鞋
這款經久不衰的明星鞋款與HERO不同,中底雖然同樣是前B后C,足弓碳片,但獨有的Multiflex全掌控大底厚度更薄,腳感更硬,啟動速度更好。而透氣網面為主的鞋面,透氣性更佳。同時也配備了TPU耐磨層和側向爪形支撐。而最亮眼的當屬Xtructure系統,X形結構讓鞋幫包裹性更好,易于調整。這款鞋曾因林丹奪冠后扔向觀眾席出名,目前市面上的新款還有襪套版。
3.VICTOR/威克多
P8500ACE羽毛球鞋
P8500是VICTOR的經典球鞋,曾經是韓國頭號雙打組合李龍大/柳延星的戰靴。其“鷹爪”側支撐科技頗為亮眼。2016年,VICTOR推出了升級版的SH-8500ACE。相比它的前輩,“鷹爪”支撐相對柔軟,穿著時不再有異物感。領口處加入分段加壓片,不影響舒適性的同時增強包裹性。2.5E標準寬度,中底較厚,配有中足碳纖片,緩沖和穩定性出色,透氣性欠佳,屬于頂級的穩定型球鞋。
A920ACE羽毛球鞋
這款鞋屬于VICTOR的頂級全面型球鞋,是
A920今年的升級款,目前是王適嫻(前國家隊名將,為全運會準備)和部分國外軍團的戰靴。這款鞋的合成革鞋面提升,具備頂級的耐彎折,耐臟性能。前掌的內側耐磨材料,側向支撐系統,立體碳纖片都沒有少。輕量的雙密度中底,與水平方向有著7°左右的角度,符合羽毛球所需的蹬地角度。U形鞋頭也更適合大多數人的腳型。
4.Mizuno/美津濃
Mizuno是日本隊的球鞋贊助品牌,旗下的羽毛球鞋款不算多,不過口碑不錯,從Wave Fang SS到RX/RV再到頂級的Pro,在鞋楦寬度,輕量性和透氣性方面,一直有不錯的表現。今年的最新主打款式是Wave Fang RX2,由早川賢一和奧原希望代言。這款鞋的鞋面外側設計比較亮眼,雙色PU材質,結合羽狀透氣區域,動感十足,內側前掌為透氣的耐磨材料。中底為AP+材質,結合后跟的Z字形WAVE,輕量,穩定,緩震。相比后跟,前掌偏硬。外底的XG橡膠,防滑和耐磨性更好。
5.adidas/阿迪達斯
adidas在羽毛球鞋方面,名聲不顯。不過在2014年的時候,林丹曾上腳過adidas的Q7系列(當然是貼標款),可以看出adidas進軍羽壇的野心。去年,借著boost大熱的東風,adidas推出了配備后掌Boost的羽毛球鞋WUCHT P8。這款鞋采用一體的Powerwave編織鞋面,在易磨損部位覆以透明的adituff耐磨材質補強,透氣輕量簡約。后跟位置配備了大面積的碳纖維穩定片,足跟的穩定性令人放心。Boost中底的性能不必多說。外底方面采用三角形紋理的耐磨橡膠,前后掌之間以TPU扭力棒連接。這雙鞋去年以來得到了不少的關注,不過尚未在國內上市,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耐心等待或嘗試海淘。
6.入門選擇
不得不說,上面的鞋款雖然性能出眾,不過價格確實不算親民。對于只是偶爾玩玩或是剛剛入門的同學,可能未必適合。那么一線大廠的入門版球鞋,比如,YONEX的SHB-49,李寧的HERO,貼地飛行的TD版,Victor的A501等都不錯的入門選擇。此外,前面提到的HEAD,薰風,川崎,凱勝,波力等二線品牌也有很多可選的款式,他們的中高端款式價格也不會太高。
三、寫在最后
羽毛球運動大量的急轉急停,側向移動等,無疑會給腳踝和膝蓋帶來更多的負擔,因此一雙能夠滿足保護性需要的羽毛球鞋必不可少。然而,除了裝備,更重要的還是標準的技術動作,強健的體魄以及適中的運動強度。各位值友,如果有意學習羽毛球,不妨考慮請一位專業教練指導動作,特別是羽毛球的步法。在保證健康的基礎上,我們才能越玩越有趣,真正體會到羽毛球的精彩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