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星們手上的球拍不光都很炫,而且都是高科技的結晶。好的球拍不但能幫助他們取得好的戰績,還能保護他們的身體,減少運動損傷。不過,不同項目的球員有不同的特點,使用的球拍也不盡相同,即使是型號一樣,球星本人也會根據自身特點去改變球拍某些細節參數,務求更貼合自己的需求。
林丹,樸成奐等單打選手的球拍中桿都比較硬,足以承受他們扣殺時的爆發出的力量,而拍頭都比較沉,更增加了扣殺時的穩定性。而雙打選手如李龍大,李孝貞,蔡赟,付海峰等選手的球拍中桿都相對軟一些。這是由于雙打比賽速度快,而且網前變化多,需要球員隨時靈活變通,因此這樣的球拍令他們發揮更佳。
另外,球員們有不少增加球拍靈活性的小花招,在手柄上纏膠布就是一種。林丹的球拍,手柄上就纏上了一層質感較粗的布,不用說,就是用來增加拍柄的摩擦力,使握拍時即使手心出汗了也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握拍的穩定性。要知道,穩定性對于林丹這種以扣殺作為殺手锏的選手來說尤其重要。不過林丹說:“教練說過這樣不好,很容易弄傷手,但我已經習慣了,從小就這樣纏,打到現在也沒多大問題,其實挺好的。”
而對于雙打選手的球拍來說,膠布一般會纏得更上,有穿線師說見過把膠布纏到中桿中段的球拍,“中桿就只剩約10厘米的長度是光的,以下的部位都纏上了膠布。”這也是由于雙打網前要求快速靈活變化,握拍時可以盡可能讓球拍變短。就好比兵器中的短劍,在近距離的短兵相接中,更能快速地出招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