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拍走線的情況很多人經常碰到,又不知道怎么解決羽毛球拍走線的情況。那么要是碰到
羽毛球拍走線的情況應該怎么辦呢?這種情況又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一,可能存在的客觀原因
1,穿線磅數不匹配你的擊球力量,可以考慮下次穿線的時候拉高兩三磅,因為磅數越高,橫線與豎線之間會咬得越緊。
2,如果走的大部分是豎線,尤其是中間的幾條走得比較嚴重的話,可以審視一下開始的幾條豎線的穿線流程是不是不合規范。
正常情況下豎線也應跟橫線一樣保持逐條收緊,但往往一些穿線師為趕時間會選擇隔條收緊,因此這部分豎線的磅數就難以保證了。此時,你就需要仔細選擇一個技術過關,同時負責任的穿線師。
3,看自己選擇的羽毛球線是不是較細,或者表面較光滑。較細或者較滑的線,橫線與豎線的接觸面積稍小,線與線之間的摩擦力比較小,在外力的作用下容易走位。較細,較滑的線也容易掉磅。
二,可能存在的主觀原因
1,對于高手來說,在大力劈殺技術用得比較多的情況下,會容易發生走線,像職業隊員,經常穿接近30磅的高磅,他們都會時不時在比賽中理線,看樣子如果自己大力劈殺得比較多的話,對線床的敏感性則要稍微降低一點。
2,在初學者中,這種情況也較常見:
(1)握拍不正確,沒有讓拇指與食指形成對正拍面的感受能力。
典型的表現在正手發力的時候,這兩個手指沒有在拍柄的兩個寬面之間“面對面”,而是拇指跑到斜棱或者斜面上(用反手握拍的方法打正手球),食指整個趴在寬面上或者伸得太直,削弱了對拍柄的控制力度等。
(2)步法凌亂
以右手持拍為例,擊球前沒有積極的步法調整,造成球不是從左肩上方下落,而是時前時后,忽左忽右,再加上身體經常沒有轉正,出拍的穩定性根本難以保證。
3,一些處于進步過程的球友,開始有意識地跟與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球友對抗,或者經常挑戰更高水平的球友,此時就會經常出現被對方逼到被動局面,而被迫頻繁變換正反手握拍或者在身體后方處理被動球等,這都會造成發力大,但拍面沒有轉正的切擊現象。此時,球頭的反作用力將拍線往旁邊撥移而走位,也是難以避免的。
綜上所述,我建議您從客觀與主觀方面分析自己的情況,來解決羽毛球拍走線這個恐怕是每個羽毛球愛好者都會面臨的問題。
最順手的球拍一定需要最適合的拍線來搭配,最舒適的手感需要最合適的磅數來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