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心得]雷霆80手感怎么樣
2023-03-27 閱讀[151]
李寧雷霆80一共有三個版本,分別為3u,4u和5u。他們對應的重量分別為88.3g,84.4g以及79.8g。本次測評的球拍分別選用了3u和4u的版本,在上完80線以及AC102C的狀態下重量分別為86.2g和95g。重量差距還是比較大的。
再來說說打感,這次的雷霆80一改李寧以往的風格,中桿變得不再那么木,回彈開始變得有韌性,指向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我長期使用隔壁Y家的斷腕神器—VTZF2 LD,所以3U的版本開始就很好上手,不過還是4U在雙打過程中來的更連貫,更適合于雙打的平抽擋。
我一直對于李寧的球拍耿耿于懷,因為過去的李寧球拍給我的感覺一向是"木",你說硬吧,也夠硬,例如風刃900c,唯一一把公認的揮重超過紅林丹的球拍,后場借力也十分的順,但是如果拿來打點,真的是慌得一批,而反過來在用Y家的球拍就不會這樣,指哪打哪。這次雷霆80在這個方面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指向性開始明顯了許多。雖然使用了盒式拍框,不過由于拍框厚度不是那么的大,所以穩定性方面還有待加強。
在實際的多拍對抗中,雷霆80還是依舊保持了甜區偏高的感覺,就是很多Y家粉絲轉投L家的時候最難適應的"打不動"這個感覺,實際上并不是驅動不了這個拍子,而是因為Y家的拍子甜區適中,而李寧的拍子甜區相對來說都比較靠上,所以要想很好的適應這款拍子就必須在原本的擊球點上再提高一到兩根橫線的感覺就可以了。
拍面的彈性也更高了,網前小球的處理也來的更加穩定,這一點相比過去的風動系列有了極大的提升。不過雖然采用了盒式拍框,整體看來更相似于VTZF的框型,在拍框的厚度上卻有一定的削減,導致進攻的時候殺球的信心還是比傳統的厚拍框有了那么一絲絲飄忽的感覺,這一點也有待加強。
綜上所述,雷霆80讓我看到了李寧make the change的決心,也確實做出來了一定的改變,不過全新的設計也帶來一定的詬病-大家都知道隔壁Y家推出的天斧系列,縮寫就是AX,雷霆系列縮寫也是AX,而且連字體的型號都高度相似,并且錐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就很YY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