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牙之刃二代首次使用反饋(購買建議)
2023-05-26 閱讀[261]
龍牙之刃二代,得益于龍牙一的特性和李梓嘉的流量加持,在還沒有上市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足夠高的熱度,也使得它成為了一把充滿爭議性的球拍。龍牙二代的優勢和缺點有哪些?哪些球友適合使用呢?今天我就根據自己上手體驗的情況,向大家介紹一下我使用這把球拍的感受。
球拍的顏值相信關心的朋友肯定都知道了,球拍以暗紫色與黑色為主,整體看上去,顏色比一代暗沉,有一種蕭瑟肅殺之氣。球拍保留了龍牙一代的標志性龍鱗花紋,在中桿和拍框處都有紫色的龍鱗。龍牙二代最有特點的地方便是T頭出的龍頭標識,可以看到龍眼和龍須,讓球拍更有辨識度。從球拍外觀上看得出來Victor公司下了功夫設計,我個人也很喜歡這樣的外觀,豪放不羈,霸氣登場。
龍牙二代也用上了Victor的最新科技—WES 2.0(鞭擊增益系統2.0)。龍牙之刃二代在6.6 SHAFT中管上加入了鞭擊增益系統2.0科技,采用新的碳纖維疊層設計,提升抗扭和回穩性能,力量傳導更好,加速更直接,進攻下壓角度更加尖銳。而搭載的Free Core懸浮核心科技人造手柄,擴大了進攻角度,也保障了進攻手感。
我的龍牙二代規格是3UG5,上場之前,我先去掉了球拍的底膠,看到了龍牙二代的懸浮手柄。對于我來說,這樣的人造手柄最大的優勢就是不再害怕汗水浸濕了手柄,導致手柄腐爛斷裂。以前的木制拍柄,我都必須要裹上一層保鮮膜。而人造手柄就沒有這樣的煩惱,可以去底膠后直接纏手膠。今年夏天太熱,所以我選擇了Victor的薄毛巾膠GR338,避免手汗太多球拍飛出去。球線是VBS-66N,磅數28磅。
因為是龍牙二代,所以上手就會不自覺的和一代進行對比。龍牙一代大家都知道是一把進攻利器,桿硬頭重,當時我就沒敢嘗試3U的規格,而選擇了4U的版本。相比之下,龍牙二代的上手門檻低了很多,即使是3U的版本,也沒有那么難上手。相比于一代,二代的中桿更柔和一些。不過不要以為龍牙二的中桿軟,其實也挺硬的,只是沒有一代那么夸張。龍牙二也不會感覺到拍頭很沉。相較于龍牙一代極端的進攻特性,龍牙二代做了一些改動,使得球拍變得更易上手。
開始熱身的時候,就感覺到龍牙二代確實更加友好一些。其上手難度我認為是在我用過的球拍中屬于中等偏上。高遠球的話還是可以輕松打到后場的,后場的吊球也更容易控制。平抽擋尚可,揮速適中,畢竟不是速度型球拍。防守還不錯,挑球也沒問題。網前放網也更好控制。相對于龍牙一來說,平抽防守網前這方面算是有所加強。進攻的話,我個人感覺是有些減弱的,畢竟拍頭輕了一些。在熱身的過程中,使用龍牙二代沒有龍牙一代那種硬邦邦的感覺,不會感覺到很震手。
在單打的對抗中,龍牙二代比龍牙一代要更加節省體力。雖然說龍牙一代的進攻更加兇狠,但在同等水平的單打對抗中,想要創造出進攻的機會,需要付出相當多的體力。特別是使用龍牙一進攻,要提前到位,留出足夠的揮拍時間。而龍牙二代則稍微好一些,在創造進攻機會時組織球路會更加輕松一些,創造出機會后的進攻能力也不弱。特別是使用龍牙二更容易殺出落點尖銳,角度大的殺球,威脅性很高。使用龍牙二打單打,容錯率更高一些,特別是在體力有所下降之后,使用龍牙二也能更好的掌控場上的局勢。
而在雙打中,龍牙二代相比于一代的優勢更大一些。一代雖然能在后場進攻,但是防守的時候會比較吃力,在網前更是沒啥優勢。但是龍牙二代相對更加全面,網前比一代要靈活,可以更好的封網和分球。防守上也更加輕松。平抽擋方面我認為算是適中,需要看個人能力。后場的進攻威力是足夠的,畢竟雙打不像單打,很難依靠絕對的進攻能力砸穿對方的防守,更重要的是抓住進攻的時機。這一點上,龍牙二代在連續進攻中反而更有優勢。對于單雙打都用同一只球拍的球友來說,龍牙二代更加適合。
自從龍牙二代問世以來,這把球拍就充滿了爭議。這里我也說一說自己的一些看法。主要是龍牙二代特性的改變,失去了龍牙一代極致進攻的打感。如果你是追求那種極致進攻的感受,想要體驗一下純粹進攻的快感,那么龍牙二代不適合你,可以去買李梓嘉版的龍牙一代。就我個人來說,龍牙二代降低了上手的難度還是挺好的,更適合業余球友,平時打球絕對是夠用了。而且我覺得龍牙二代的進攻能力并不算弱,我并沒有發揮出其全部的威力。
最后是一些我個人的購買建議:
(1)如果你是李梓嘉的粉絲,那必然是要入手。
(2)如果想體驗極致的進攻手感,建議買龍牙一代李梓嘉版。
(3)如果是拉吊突擊的打法,龍牙二代是不錯的選擇,如果平時單雙打都用一把球拍,龍牙二代也可以滿足要求。球友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