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閃擊6有哪些優勢和不足
2023-07-11 閱讀[116]
緩震
其實我對云緩震的印象挺一般的,音速5的云緩震前掌軟棉后掌偏硬甚至有點兒震腦殼兒。閃擊6的緩震體驗基本一致,前掌有點綿軟的感覺,可能是lightfoam沒有做太多包裹讓云緩震材料有更多空間壓縮形變,亦或是配套的螺母鞋墊的十足誠意。閃擊6的中底覺得更厚更瓷實,120+斤的體重完全夠用,但是后掌緩震的表現可能要通過更激烈的體驗才能有更多結論。
但目前看來后掌被lightfoam和tpu的包裹更多,形變更小,能讓緩震極限更大,但腳感真的偏硬。
支撐
音速5讓我最不滿意的應該就是它的包裹和支撐表現,在變向的時候腳在鞋子里玩漂移,鞋面和鞋中底分分鐘滿地打滾兒。
當然買這雙閃擊6換到當年可以買兩雙音速5了,這么比較不厚道。
閃擊6的支撐表現應該算得上頂級了,整個腳嵌在中底里,外側tpu+中底上翻給了我非常好的安全感。
并且鞋面編制挺堅韌的,并且李寧的鞋頭logo也另有玄機,帶有熱壓工藝的logo明顯比其他編制更加堅韌不容易變形。雖然中底感覺有點兒厚重,但其實安全感很足。
鞋后跟tpu有點兒矮,人造革包裹的上半部分明顯比下半部分更軟,我個人比較喜歡更強韌更高的tpu。
包裹
李寧的包裹真的不知道怎么評價,因為尺碼很迷,腳長親測263mm,大多數時候買42碼的球鞋,kd10是42.5。音速5穿著42碼前掌寬如海,這次長了個心眼兒到專柜試穿,鎖定41 2/3碼,其實再小一碼更緊致但鞋頭就頂腳了。
球鞋是一體式鞋身,后跟有凸起海綿讓跟腱更安心,但很奇怪的是后跟有點兒不跟腳,腳在鞋里像是站在微斜坡上不自覺往下滑。
內襯有一定的海綿填充所以包裹還是比較舒適(悶熱),但包裹和hd16這種全能戰靴其實還有點兒距離。急停會有時頂腳趾,喜歡急停跳投的球友不建議這雙球鞋。
抓地
鞋底紋路算是比較硬的,體育館露天球場灰真的多,但抓地還是蠻安心。但就實際使用了兩次看不出太多。
總結
閃擊6是年初我最具好感戰靴,但可能對它期待過高,實際體驗下來有點失望。
失望有三點
(1)緩震真就那回事兒,體重輕的球友想體驗不錯的腳感的還是購買kd12更實在,當然閃擊6的綜合體驗也不錯,看各自所需,想體驗閃擊6的學生黨也可以買普通版。
(2)足弓真的支撐很低,很難受,有沒有哥們能教教我怎么讓足弓支撐高點兒……不過估計對平足球友是福音啊。
(3)包裹還是個問題,我看鞋盒標注cn碼260mm是美碼8.5,我個人建議看美碼購買閃擊6或者穿著運動襪到實體店試穿再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