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der Armour這幾年的主要發展方向更偏向室內訓練,前幾年推出的Speedform Apollo獲得了不錯的反響,但接下來出的一系列跑鞋都有點不溫不火的感覺。在2015年Under Amour推出了一款非常有創造力的越野鞋,名為Fat Tire。Fat Tire(胖輪胎)取自這幾年在自行車界流行起來的胖胎自行車,可以在沙灘,野路小徑等各種路面騎行。而設計理念也很簡單粗暴,把鞋底做成胖輪胎,應付全地形,大底橡膠也直接采用輪胎廠商:米其林的橡膠。
Under Amour Fat Tire就獲得很高的評價,雖然鞋子重量非常大,但碾壓一切地形。后面推出的高幫版本非常適合徒步,因此還獲得了國外媒體評選的戶外裝備獎。
UA還乘勝追擊,出了多款配色以及拖鞋版本的Fat Tire,不過在國內,UA Fat Tire鮮有人知,但也偶爾在幾個越野微信群里看到有人對這雙鞋子的稱贊:很虐的地形都可以控制住,腳感非常好。
UA在2017年春季,推出了Fat Tire 2,在鞋面上做了很大的改動,依然保留頗受好評的米其林大底橡膠配置以及Charged Cushioning中底。
UA Fat Tire 2的外形更像一雙徒步的大靴子,而它的大厚底也異常顯眼。從下面的鞋子重量就能明顯看出這是一雙越野大怪獸了:368克(US9.5)的重量,用Salomon Speedcross的重量來比較:它的US9.5的重量約為310g。這雙大怪獸,身上有很多的專利以及特色。
鞋面
Under Armour Fat Tire 2的鞋面有極強的優點和缺點,鞋面看似十分復雜,主要由三個部分組成:軟質包裹性高幫襪子式包裹+TPU涂層外部鞋面+BOA閉合系統鋼絲鞋帶。
BOA閉合系統的好處在于,可以很精確地掌控鞋面的松緊度,而且調節起來非常方便,去年的Puma Disc以及Vasque的一雙老款越野鞋,都是采用這種系統。像高幫襪子的鞋幫名為UA STORM,防潑水以及透氣,并且伸展性很好。
高幫的優點是在野外可以防止雜物從腳踝進入鞋子里,但高幫讓腳踝在越野跑中失去靈活度,可能有崴腳的危險。
前足的鞋面也采用了防潑水面料,這種鞋面不免讓人產生悶腳的顧慮。
中底
中底材料使用了UA家的Charged Cushioning,緩沖性能極其出眾,我先試穿了一下,有一種十分強烈地踩屎感以及松糕感。腳感非常舒服。
UA Fat Tire 2的鞋床也是采用了環抱式的設計,除了鞋頭,足部被高出來的中底環住,讓腳有種陷入中底的感覺。
外底
這幾年adidas的幾款專業跑鞋都采用了馬牌大底橡膠,還有很多越野鞋與Vibram橡膠合作,反響都不錯。UA與米其林的合作也讓人眼前一亮:世界頂級的運動品牌和輪胎品牌。
Fat Tire 2的大底完全和越野自行車輪胎一樣,這樣的耳齒在其他的越野鞋上還真沒有見過,四周都呈圓滑設計。
總結
Under Armour Fat Tire 2可以說是大眾品牌的小眾鞋子了,如果你穿出去跑比賽,基本上不會遇到和你鞋子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