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傾心
疾光700有紅色和藍(lán)綠色兩種配色,我手上的這把是藍(lán)綠色。拍子的中桿與拍框上部是藍(lán)綠色,T頭附近與拍頭是接近黑色的深藍(lán)。中桿與拍框上的花紋以錯落有致的長條形為主,線條硬朗,就像風(fēng)吹過那樣。中桿上有銀色的NANOFLARE與橘黃色的700,很是顯眼。
疾光800以啞光黑為底色,整個拍子看上去渾然一體。中桿與拍框上,金色與紅色的曲線相互纏繞,交相輝映。就像是球拍在場上揮舞的軌跡,流暢自然。中桿上的銀色NANOFLARE與紅色800,也很有疾光特色。
總體來看,兩者的涂裝都較為低調(diào)。疾光700更加絢麗,在場上辨識度更高。而球拍的整體線條上,800較為流暢,700更加硬朗。兩者的配色與涂裝都很優(yōu)秀,很能吸引眼球。而疾光系列的拍錐與天斧系列并不一樣,采用了低風(fēng)阻拍錐。700的拍錐略有棱角,而800在拍錐的小斜棱上加了兩條線,讓大拇指可以更方便的找準(zhǔn)位置,進(jìn)一步增加了操控性。
才華內(nèi)秀
疾光700與800都采用了YONEX最新的科技,比如音速閃擊系統(tǒng):用高彈性碳素,配合東麗新開發(fā)的M40X碳素材料,使得球拍可以完成擊球瞬間的壓縮與回彈。而新式的疾鋒拍框與超細(xì)的拍桿,全方位減少空氣的阻力。低風(fēng)阻錐蓋進(jìn)一步提升了控制性。這些科技的目的都是降低風(fēng)阻,提升球拍在空氣動力學(xué)上的表現(xiàn),增加揮速。
這里重點說一下兩者的拍框?qū)Ρ龋补?00采用了大拍框,拍框與弓11,天斧99/88s一樣大。700的拍框更薄,更加銳利,但是并不像雙刃系列的破風(fēng)框那樣,700的拍框摸上去更加圓潤,沒有雙刃系列的破風(fēng)框那樣鋒利割手的感覺。下圖可以看到,DZS的破風(fēng)框有明顯的棱角,而疾光700的疾鋒拍框則更加圓潤。
而疾光800的拍框有點震驚到我了,第一感覺就是,怎么這么扁。如果說700的拍框是被壓薄了,那么800就是在壓薄的基礎(chǔ)上厚度又被削掉了一半。拍框的厚度可能只有700的三分之二。
這樣的拍框所帶來的感受就是,當(dāng)我初次拿到疾光800的時候,心里一陣嘀咕,為什么同是4U,這個比疾光700輕了那么多?于是上秤一稱,兩把拍子在空拍未去底膠的情況下,都是86g。想來是因為疾光800的拍框比700要薄了許多,所以拍框的重量更輕,所以拿在手上感覺800要比700輕不少。
疾光800的拍框長度與DZS一致,但是略窄一點,比ZSP略大。更輕的拍框帶來了更多的靈活性,很多平時做不了,或者沒時間做的動作,使用疾光800說不定就能做出來。空拍揮舞的時候,就感覺操控性非常不錯,必然是一把網(wǎng)前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