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40X是NF700最大的賣點,也是近幾年來器材領域最大的突破。天斧系列主打碳纖維預浸布的表面改性和樹脂配方,疾光系列主打碳纖維的級別。相較于YONEX以往的威力三角(VT系列),三段式拍框(NR900)這種拍框形狀與拍框硬度調校類的科技,這兩個系列的科技少了很多噱頭,多了難攻克的硬核科技。只是專業度過高,認知層面已經脫離了大眾,難以被大眾接納理解。
NF700使用了很薄卻又很寬的框型。為了減小風阻把拍框做薄,為了承受高磅又把拍框做寬,讓人不經想到了曾經NR系列的高磅神器:NR95DX。真的很難說這種框型應用于NF700到底是工藝上的退步還是調校上的進步?
就我使用TSF300系列,NR95DX的經驗來看,這種很薄,很寬的拍框都擁有很大的甜區和很舒適的回彈感,在打感上有它的獨到之處。但作為一款使用了M40X碳纖維的球拍,我認為NF700的框型還是有點不盡人意,希望NF800可以做到又薄又窄又能承受高磅吧,既然用了M40X,就該把它的性能展現出來不是嗎?
打感方面,NF700頗有點友商極速系列球拍的味道。除卻小拍框的NR ZSP,YONEX速度系列的球拍好像與脆彈都不太搭嘎,NR700750800900都是拍框擊球感相對柔和的類型,800/900也都是桿硬框軟的類型,總的來說都不夠清脆。清脆的擊球感能夠給人一觸即發的快節奏享受,NF700終于從YONEX的老打感中跳了出來,平抽時球在拍面上停留的時間很短暫,配合上手腕的抖動,出球節奏較NR800快出了不少。
5U G5的疾光700裸重78g,平衡點293mm。
拿捏在手非常輕盈,對比起NR800,疾光700拍頭要稍重一丟丟,如果同4U對比的話,要比NR800重一些。這樣的參數,我更希望NF700主打3U4U的規格,5U有點偏輕,打起來甚至有些VT FB的滋味,點殺非常舒適,但重殺卻幾乎不存在的。搭配硬度較高的ABBT時有點壓不住球,搭配軟硬適中的AB線后下壓感好了很多。因而在球線選擇上,5U規格我推薦搭配軟硬適中的BG AB或者BG AS,4U規格硬度稍高的BG AB-BT,BG 80或許會更爽些。希望之后可以推出3U版本,喜歡速度,熱愛雙打的球友大多也熱愛殺球。
對于5U NF700來說,前場封網是它的主戰場。通過中場高質量的平抽和推擋去制造機會,然后沖上網前撲死對手,或者等待對方防守失誤時用點殺來補刀?;祀p打法的前場位置是5U NF700的專場,4U則足夠應付雙打全場,如果能有3U那就很完美了,NF700中桿頗有點天斧系列的傳導感,如果有3U規格,也必然可以作為參數均衡的后場殺器。
拍框過厚是NF700最大的缺點,或許是心理作祟,我在用NF700期間經常性打框……每次一打框再一看厚厚的框就有點藍受,NF800如果還是這么厚的框,就算你用了M46X我也不會買的。
此外,NF700使用了天斧系列的超薄柄皮,喜歡撕掉柄皮用毛巾膠的球友要注意一下,撕柄皮時記得用吹風機吹熱再撕,否則很難清理干凈。
說到這里,什么時候YONEX可以出一款無柄皮的球拍,然后柄皮可以讓消費者自己去選擇合適的類型去選購,柄皮有重有輕有薄有厚,球拍的可玩性也多一點,喜歡用毛巾膠的球友也不用再去撕柄皮。定制自己的球拍豈不是更有趣。
此次評測我試用了YONEX新出的BG AB-BT球線。
這款球線最大的特點就是粗糙。NF700線孔非常細,穿AB-BT時很是遭罪,穿線小白的我真的用了很大力氣才穿好它。好在付出還是值得的,這款表面異常粗糙的球線對球的摩擦感非常強烈,搓球,吊球很舒適,不過因為硬度較高,相比AB線,它的持球感還是稍低一些,比較適合喜歡快節奏劈殺,劈吊的球友。5U規格的NF700更推薦搭配BG AB來增加包裹性提升下壓感,4U規格可以考慮BG AB-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