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代表意義:S=頂尖,A=優異,B=佳,C=普通,D=差,E=極差
抓地力:B
外底設計理念與Hyperdunk 2014一樣,在前掌發力的三個部位,各配置一組大小不一的圓弧紋路(HD2014為菱形紋路),其他部分則是帶有點圓弧的線條。在水泥地的實測中,不論直線煞車或切入時側向的抓地力都表現不錯,相比Hyperdunk 2014有過之無不及,少數打滑的時候也是因為場地粗糙,小砂石多所造成的。
緩震性:B
緩震材質Dual Fusion是由兩種密度的Phylon泡棉構成,中底黑色層為密度較高,感覺較韌的Phylon,而橘色層為密度較低,腳感柔軟的Phylon。設計理念上,以橘色Phylon作為直接接觸人體腳的部分,提供舒適的腳感及較佳的回饋力,而黑色Phylon則當作一個平臺,避免因為橘色Phylon較軟而失去該有的穩定性及支撐力。
實測上,穿著于站立或走路時腳感較Lunarlon稍微硬一些,但起跳落地緩沖及彈性都不錯,且啟動有力不拖腳,如果你覺得Lunarlon對你來說太軟,那你可以試試Dual Fusion。真得說,這種價格能買到媲美Lunarlon的腳感,你還能要求什么呢?
反應性:B
全腳掌Dual Fusion反應性的表現ok,全腳掌Dual Fusion雖然在緩震性上略遜一籌,但是在反應性上相比Lunarlon有過之而無不及,再加上Prime Hype DF的前掌中底以高筒鞋來說算低,所以場地感相當出色,防守時左右移位能更上動作,切入也不拖腳,反應性可說相當不錯。
鞋面支撐力:C
前段合成皮及后段的Fuse+合成皮并用,支撐力不錯;中段為Fuse支撐力不佳 老實說,鞋面技術很基本,就是合成皮及透氣網布,然后用縫線接合,搭配半內靴式鞋舌。可以說支撐力完全是靠前段和后段硬朗的合成皮所提供,中段的網布非常薄,雖說左右有四個鞋帶孔有加厚支撐,支撐力還是比較弱。慶幸的是Prime Hype DF在設計上包覆性不錯,所以還是具備有基本的鞋面支撐力。
腳踝支撐力:B
腳踝內襯填充厚度偏薄,前面已提到,后段的合成皮+透氣網布鞋面支撐力不錯,且筒身較高,若是將鞋帶孔全穿上,使踝部完全貼緊鞋身,應可達到不錯的支撐力,可惜的是踝部內襯填充較薄,連鞋舌也非常薄,支撐力打了折扣。
鞋底穩定性:C
無任何可視的穩定片(成本考量吧),完全只靠中底密度較高的黑色Phylon支撐,意外的是穩定效果還可以,切入及防守時,腳掌并無感受到太大的扭轉。前掌外側也有塊outrigger,確保腳掌無翻船疑慮。
后跟穩定性:C
內藏腳跟穩定器,鞋外用合成皮并使用縫線與Fuse鞋身接合,中底的黑色Phylon稍微向上延伸,類似Hyperdunk 2013的Lunarlon后跟穩定器,不過高度不像HD2013這么高,而且受限于內襯填充很薄,所以鎖定效果普通。
透氣性:B
鞋身中段的透氣網布為主要透氣來源 前面已提到,鞋面材質分為三段。前半段的合成皮部分完全不透氣;中段網布透氣性優良;后段的透氣網布部分的透氣效果可說只是裝飾用,因為鞋身內層有內襯,所以效果不彰。雖然鞋舌有網布,但整體來說,透氣性只能算是尚佳,如果設計上可以在鞋頭的合成皮用上透氣孔對散熱會更好。重量:364g,網布鞋面及鞋內偏薄的內襯使Hype DF的重量以高筒鞋來說相當輕巧。
結語:
雖然Prime Hype DF定位為中低階鞋款,但剛穿上的腳感不比主打鞋款遜色多少,大致上來說,各項性能都表現平均。Dual Fusion中底,質量不重,在只稍微犧牲一些舒適腳感的基礎上,提供不錯的反應性及足夠的緩震力,CP值高是這雙鞋的最大優點,不想花大錢買高階鞋款打室外的球友,可以嘗試這雙Prime Hype 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