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我將Predator 20+ FG版本和AG版本拉出來做個對比。但是呢,二者除了大底配置不一樣之外,其余的都一樣,包括整個鞋面的技術,材質工藝等等,所以咱們廢話也不多說,直接來看不一樣的地方。
主要的差別來了,FG版本用了目前的分離式大底,透明鏤空,視覺效果出眾,后跟還用上了鍍鉻設計。前后掌通過熱黏合工藝黏合在外底上,足弓中部有部分材質沒有遮蓋,有一絲絲耐用度方面的隱患。AG大底呢是輕量化的尼龍大底,紅色區域的質感要相對軟一些。
別看AG版本的鞋釘長度要比FG長,但是在數量上要多,布局合理性上也更傾向于人草場地。
講道理,正常鞋款的FG版本一般都會比AG要輕,但是隨著阿迪達斯分離式大底的推出,FG版本不一定要比AG要輕了。主要的原因在于阿迪達斯的分離式大底都在鞋倉內加入了一整塊全掌中底,而AG版本則是半掌中底,Nemeziz就是很好的例子。在正式稱重之前說實話我也是擔心這次Predator 20+的AG要比FG輕,不過事實勝于雄辯。JP 265的同尺碼情況下,FG比AG略輕一丟丟,不過個位數的差異真的不大,上腳也很難感受出來。
總結
可以直接將兩雙鞋看作孿生兄弟,只不過因為大底配置的不同對應了有不同的脾性和使用特點。如果你的場地OK,能夠完全Hold的住長釘,那么FG無疑是首選。如果你踢球的風格不那么激烈,或者說相對穩定扎實,那么AG在中上人草上還是最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