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Nitrocharge是全能且堅固的戰靴,但也正因為這樣的市場定位卻無法讓其獲得一些球員的認同。作為全能中場選手的標志性戰靴,它比獵鷹和f50 adizero面向的是更小眾的球員群體。即便如此,阿迪達斯足球的最新系列產品還是進行了更新,并配備了微小的變化——雖然這僅僅只是增強而不是全面升級改造。
第二代阿迪達斯Nitrocharge 1.0的新配色“黑/金屬銀能金”和”紅外/金屬銀/白”使其較老款看起來更大膽,更有活力,突出的“金屬銀”條紋更體現了其獨特的審美觀,而“紅外”配色比預期的看起來更加美好。比原來的更好看?不僅僅為了好看,更是為了提高吸睛能力。
在第一代戰靴關鍵特性基礎上同時改進了戰靴性能。“EnergySling”(橫跨鞋面頂部的橡膠材料)經歷了最重大的變化。原來的材料換成了硬橡膠從而增加穩定和提供更好的保護。鎖定條寬度也被擴展了大約一英寸,而傾斜角度現在改成垂直于鞋面的樣式。剩余的空間給了阿迪達斯提供額外的花邊網眼布局的能力,這使得戰靴較上一代能提供一種更緊的鎖定能力。
鞋面上的改變主要是采用了與上一代相同的異常柔軟的網格布局,盡管這一設計在阿迪達斯戰靴上已經使用很多了。過去在腳內側EnergySling鎖定帶后部的Hybridtouch設計被更輕量級的網狀材料取代,而阿迪達斯三條紋標志現在移動到了戰靴頂部。Hybridtouch也從完全在網格鞋舌上消失。從重量方面看,新老款戰靴之間沒有真正的區別,戰靴體重約235克。
戰靴第二個關鍵特性是EnergyPulse——這個特性本質上是一塊硬塑料旨在促進大底的回彈力。然而,雖然設計理論與背后的科學目的聽起來不錯,但在實踐中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這個東西。在大底與EnergyPulse上來看,戰靴與第一代沒有任何改變。阿迪達斯戰靴在相同Sprintframe外底裝有miCoach插槽(已經不再發現出現在11 Pro或獵鷹系列)和相同的三角形Traxion 2.0鞋釘設計。
上一代戰靴鞋面上縫合的海綿體已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看起來光滑簡潔的鞋面,但戰靴提供了額外的泡沫墊布局在腳跟和鞋倉內。
如果您很熟悉Nitrocharge,那么穿上新一代戰靴后肯定會有不同體驗。新戰靴穿著可能需要一些時間來適應,第一次嘗試感覺相當緊繃,不容易彎曲,這是由于“EnergyPulse”的堅固的剛度以及“EnergySling”的強大鎖定力造成的。然而,戰靴前部輔助的軟皮革和網狀材料會提供一定的延展性,Nitrocharge在穿著2-3次后就基本能夠適應,與獵鷹一樣,建議根據自己雙腳的的真實尺寸進行購買。
老款戰靴對于寬腳穿著者來說很容易變形,盡管“EnergySling”也會逐步擴大讓戰靴保持其形狀更長時間。阿迪達斯已經把三個獨立的材料加入了新一代戰靴以便球員更好的接觸球:戰靴前部光滑的皮革作為阻尼器方便觸球觸動;“ENERGYSLING”給你更多的控制在運球和傳球時;而網狀材料圍繞戰靴增加了Nitrocharge更輕量的感覺。
阿迪達斯的細微變化讓Nitrocharge從它的前身得到了真正的改進。但是,舒適,穩定和保護性才是球員真正關心的性能,不管他們擁有什么樣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