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HX-AIR羽毛球拍-概述
VICTOR啟動新型態球拍革命,成功跨界結合全面與速度類球拍的優異特性,誕生新型輕量拍
HYPERNANO X AIR (HX-AIR)。
輕量著稱的HX-AIR以晴空藍為主色的外型清新亮眼,揮拍速度輕快敏捷,回球質量卻絲毫不遜色,扎實順暢的打感,一如「輕準快攻」正能恰如其份的表現它與眾不同的特質。
勝利HX-AIR羽毛球拍-科技
流體破風框
根據空氣流體動力學原理,巧妙運用菱形及橢圓形破風框形特性,劍鋒般的拍框可快速引導空氣,橢圓框可減少空氣阻力。融合兩項框型的特點,加快球拍回擊的速度,提升球拍的敏捷性。
強芯填充技術
取自直升機螺旋槳葉的聚合物材質,與碳纖維組成三明治結構,來提升手感的穩定度和精準度。
納米材質
采用納米級樹脂材質添加技術,能使Nano微細顆粒均勻分布于碳纖維束間的空隙,增加碳纖維復合材料的整體剛性與強度,減少拍框變形。
76孔穿線模式
一孔一線穿線方式,可分散打球是的拍線摩擦力,并且可提高拍線的耐久性,減少穿線磅數的損失。
勝利HX-AIR羽毛球拍-中管
全新中管 更輕更強
HX-AIR球拍中管采用TORAYCA PREPREG材料搭配7.0中管,重量減輕25%,帶來更直接的快彈手感反饋,同時提升7.8%的擊球穩定性,成為支撐HX-AIR又輕又強的強悍后盾。拍框同時增加 HARD CORED TECHNOLOGY強芯填充技術,有效吸收擊球時所產生的震動不適感,后場高遠球輕松省力,網前點殺封網之利器。
輕重配置 分毫計較
HX-AIR采用全新球拍設計概念,透過高規格碳纖維材料應用及精密計算,讓每一絲重量配置都能有效發揮。整體重量輕減了,卻更大幅提升球拍剛性及耐用性。拍柄部分重量減輕11.5%,拍桿部分重量減輕25%,拍框部分重量減輕12.5%。
勝利HX-AIR羽毛球拍-亮點
1.超輕揮重
HX AIR的主要賣點是超輕揮重下卻保持著穩定和扎實的擊球感。市場上不同品牌對超輕球拍的理解和制作理念有兩種:一是極大減少球拍的物理重量從而達到“輕而快的”的效果。二是在確保球拍的物理重量沒有極大改變的情況下通過減少球拍揮重達到“穩而快”。兩種對超輕球拍的制作方法各有特點,但是從球拍的穩定性和打感來看,過輕的物理重量會大大減少球拍揮動中的物理慣性,導致在大力擊球時球拍力量的傳遞和穩定性下降。而第二種方法在確保物理重量不減少的情況下,通過降低球拍的揮重達到上手輕快的效果。雖然這也會減少部分球拍的物理慣性,但是在穩定性上第二種設計相比就有保證許多。然而第二種設計方法因為對球拍工藝要求較高,所以在中小品牌中并不常見,而市面上比較出名的超低揮重產品有NR 750和即將談到的HX AIR.
HX AIR官方推薦的主要的配重為4u,我手上這把4U的HX AIR空拍重量為84.7g,揮重僅僅為82,名副其實的超低揮重。從VICTOR官方給出的示意圖來看,HX AIR在球拍的拍框,中桿和握柄部分都有超過10%的配重減少。這樣就意味著,HX AIR的球拍內部碳素層將會比HX 800要薄許多,這樣的設計能降低揮重,加強擊球時刻的手感清晰度。不過這樣的設計也會降低球拍的強度和穩定性,但具體取舍如何我接下來慢慢和你聊。
2.HX AIR的另類中桿
HX AIR搭配有一條另類的7.0中桿。鬼斬和TK DONG已經用上極細的6.4中桿,為什么一個次頂級還使用著外徑這么粗的7.0中桿?從市面上大品牌的速度流和超輕類球拍來看,這類產品往往揮速度較快,拍框穩定性較弱,所以采用極細中桿將大大減少拍面的出球穩定性,所以一些主打精準和穩定的球拍極少使用低于6.8直徑的中桿。
而HX AIR的中桿和我們平時認知的7.0中桿有很大不同,從VICTOR官方提供的中桿工藝示意圖來看,HX AIR的中桿內徑較大,中桿管壁的碳紗厚度相比普通的6.8中桿要更薄,而HX AIR的中桿官方標明是較少了25%的重量所以為了確保擁有和6.8中桿一樣的穩定性,HX AIR選擇了直徑較粗的7.0中桿。但是在實際使用后,我覺得HX AIR的中桿的力量傳導要比HX 800的中桿更為清晰和流暢。不僅如此,VICTOR在HX AIR的中桿中首次使用了東麗碳布(TORAYCA PREPREG)的中桿材料。這也使得HX AIR 在VICTOR的中桿體系中獨樹一幟,成功的在極細中桿的年代找到自己的了立足之地。
3.超高顏值的外觀
HX AIR擁有超高顏值的外觀涂裝,其采用極具成熟和神秘感的藍紫色做為主色。拍框兩側不對稱的長條金色和桃紅色水標環繞而上,營造出一種漩渦一般的感覺。再球拍的油漆使用的是亞光油漆工藝,非常突出球拍的質感。HX AIR的涂裝給人一種極具神秘感和科技感,是我見過的VICTOR球拍中顏值最高的。
4.性能設計上毫不平庸
我原以為超輕或超低揮重的球拍大多是“糖水拍”,可是HX AIR卻不屬于“糖水拍”這個范圍。HX AIR的拍框為76線孔,拍框結構為HX系列的AERO-DIAMOND鉆石破風框。但是其拍頭部分的拍框較窄長,擊球時刻的力量集中度較高,但僅次于HX 800的尖頭拍型。
HX AIR的拍框是VICTOR產品體系中最薄的,在使用過程中假如球打到拍框上我會有非常明顯的震動感,可是HX AIR的拍框不會因為碳素層較薄而降低拍框的硬度。在后面的使用中我感覺HX AIR的拍框要比BRS 12和BRS 12L更硬,接近經典的BRS 11的硬度。然而較硬的拍框能減少球拍揮動時形變帶來的力量損失,也能更好的傳遞力量到拍框,這也是不少低揮重球拍難過的一個坎。可是在超薄和硬拍框的設計下4U的HX AIR標磅為27磅,這也意味著VICTOR對該款產品也是非常具有自信的。在后續的使用中,我一共為HX AIR穿線兩次,每次的磅數均為27磅,雖然在拍頭的2,10點鐘時,拍框形變較大(野馬穿線師需要注意這一點),但是經過2次的高磅穿線,手上這只HX AIR并沒有出現明顯的塌陷和折斷,所以喜歡中高磅的選手不必擔心其拍框碳素層較薄而斷裂的煩惱。
HX AIR搭配有7.0超薄中桿,其中桿硬度是HX系列中最高的:特硬(JS10為最硬)。超薄的中桿加上較高的硬度,這把球拍的控球和平抽檔會較為出色。不僅如此HX AIR的抗扭接近HX 800,所以其中桿部分的性能是與HX 800一樣,但是兩把球拍的中桿又有不同特性,所以兩者呈現出來的打感是有明顯區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