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以往由外摸到內的套路,首先來看看鞋盒,這次鞋子由于批次的原因,導致發售前期的鞋盒與正式發售版本較為不同,盒子采用與今年AJ12法國藍類似的OG風格設計,濃濃的復古氣息,對比元年中國風的“十”字鞋盒,呈現出兩種不同的韻味,而市售版的超十鞋盒也會在9月17號發售時呈現在大家眼前。
打開鞋盒取出球鞋,個人第一感覺是,其實還行吧也沒有那么的輕,也許是被近幾年各品牌輕質球鞋給慣壞的吧哈哈,拿完這個再試著舉起邊上的WOW1,那腦袋特么頓時被無數句“輕于鴻毛重于泰山”所縈繞(按照現在的話應該叫做天空飄來八個字)。這次跟朋友要的是全白的配色,也就是之前球員版未市售的配色,個人挺喜歡這種純色的球鞋,其實這次第一波藍色,紫色,黑綠配色都不錯,之后會有橙色和熒光綠的。
這雙超輕十代籃球鞋其實是由超十跑鞋衍變而來,由于出眾的外形及超高的性價比讓它得以再次回歸。鞋型非常的修長,是個人較喜歡的類型,鞋身采用高密度網布與熱塑薄膜組成,通過無縫工藝壓縮而成,即降低了鞋身重量又保證了鞋子的舒適性,且在鞋身足弓位置加入了一條碳纖維束帶,讓整雙鞋的支撐及保護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不對稱的鞋頭感覺與nike的hf系列有些相似,在腳趾部位無縫熱膜材質的內部有加強的保護設計,實戰過程中起到了更大的支撐作用,讓腳趾也得到了最大的保護。
鞋面采用的是一種類似于網面的透氣面料,此網面較為細密,加上熱膜的材質使得包裹性十分出色緊貼雙腳,美中不足的是看似透氣的鞋面效果卻非常的普通略顯遺憾,但如真正做到了完全透氣,也就失去了球鞋最重要的支撐性,好比穿著一雙超級透氣的flyknit racer在打球時你的雙腳是無比的舒爽,但是穩定性與支撐性您真的沒在怕嗎?
再來看看鞋幫部位,反光可見暗暗的十字星紋設計低調而不失奢華(其他配色十字星紋較為明顯,據說超十的鞋型也是根據中文“十”字而得來的設計靈感),鞋幫兩側高后面低的設計能夠減少運動中球鞋對后跟的摩擦,讓跟腱在劇烈運動中更加的舒適,當前多款明星球鞋均有同樣的設計。鞋帶方面用的是傳統的扁形鞋帶,雖然穿脫較為麻煩,但好處是運動時不易滑開,再加上碳纖維材質通過塑封的方式與TPU膜結合在一起形成綁帶,系緊鞋帶后鞋面可更好的貼合腳面不留空隙。
緩震方面在中底標注著FoamEVAlite科技的地方,實際上是與phylon差不多的發泡材質緩震,但是重量要輕得多,這也是該鞋所謂輕質的重要原因之一吧;再往下一層如冰淇淋般造型的是經過改良的Bounse+緩震橡膠,與前者的匹配即做到了輕質又保證了足夠的緩震,且中底內植入了巨大的TPU支撐塊,加上底部的TPU模塊,兩者的結合起到了超強的抗扭轉性能,也為足弓提供了優越的支撐作用,如同雙層碳板的配置也許就是鞋沒那么輕的真正原因吧。
內襯方面較為簡單,無任何貼合腳踝的模塊設計,不過海綿還算充實,也許是鞋身網面與熱薄膜的材質,實戰時總是擔心保護性不足,但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做到了輕質的同時肯定會犧牲部分的保護性,這點不可否認。
再來看看鞋墊吧,表面米色織物面料防滑性還行,鞋墊材質較為普通,前掌大概兩個硬幣的厚度,后掌略厚一些,在鞋墊的中央有著多排的散熱孔,能夠在運動中不會因為汗水濕透球襪給腳底帶來不適的粘合感。
鞋底采用傳統的人字紋設計,防滑性不錯,就是耐磨性不夠,一場球下來感覺磨損痕跡有些明顯,個人十分喜歡前掌有點2k4的造型。
最后講講本人最滿意的的部位吧,不知什么時候起養成了看人先看臀賞鞋先賞尾的習慣,wow1的老兵標識,wow2的christmas LOGO,還有近期各種kobe11的屁股,看了就令人興奮不已,更別提我的最愛AJ10那簡潔而風韻的屁股,想想就受不了。
回到超十來看看它的屁股吧,整體簡單到連任何LOGO都沒有的造型真的是可以稱得上是無任何造型而言,但是帶著晶瑩顆粒材質的TPU占據了幾乎整個尾部,加上冰淇淋底部的銜接,給人一種簡潔而不失優雅的感覺,有人會說這TM不就是個豬鼻子造型嘛,有這樣想法的你那就錯了,因為你根本還不了解這雙球鞋,當你真正了解它之后,你就會像我一樣買個披薩坐在電腦面前繼續這邊胡吹亂蓋了。
總的來說,這次超十的復刻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其實我并沒有穿過首次發售的那款,只是在上腳今年這款后,強烈的讓我有種學生時代穿Reebok打球時的那種興奮感,那是種無法用言語描述的喜悅,一陣翻箱倒柜的尋覓,發現只剩下雙pump靜靜的躺在床底下,記得銳步只復刻過艾佛森和姚明那雙全明星的配色,而這雙元年鞋稍微撥弄一番已快承受不了,只能合影留念,或許每個人都可能忘記自己說過的話,也可能忘記自己做過的事,但是有一樣東西是你難以忘懷的,就是自己喜歡的人或物,曾經帶給你的那份特殊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