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狂飚3
官方介紹:特別針對以控制球為主或發力相對較小的運動員而研制。可減少發力時的沉重感,并獲得較長的弧線,有利于對球的控制,在近臺即能發揮快攻和弧圈威力。
關鍵詞:性價比之王,正手95%占有率,海綿對膠水/油敏感
每次球友讓配一支總價值不高的球拍,那么
狂飚3(俗稱)普狂總是正手的第一考慮。100元以下,刷上膠水或灌油打底,便能擁有非凡的旋轉,速度,力量感以及下扎的二跳。我們還能要求更多,這片套膠從誕生伊始,便有無數的擁躉,直至今日。曾經占據國內乒乓球愛好者正手95%以上的使用率。是它,第一次讓我們理解了什么叫“減少發力時的沉重感”;也是它,讓我們又愛又恨。愛是因為它真的好;恨,是因為它的好,多半要建立在刷膠或油的基礎上。海綿對膠水的敏感,膨脹后擁有力量和柔彈的好手感,是它成功的一大原因。這也是今時今日無機時代,球友們對它又愛又恨的根源。不管怎樣,如果你還在繼續刷膠,或者能忍受那長久不刷膠而變得生硬的手感,那么,它依然是高性價比之選。
2.狂飚2
官方介紹:2000年研制的新型套膠。在加強對球控制力的同時,出球速度之快,旋轉之強,無出其右。處理臺內球的弧線低,令對手難以組織進攻,具有極強的近臺攻擊力。"狂飚2",40mm球時代速度,旋轉最強組合的套膠。
關鍵詞:絕對暴力需要技術駕馭,低平沉的弧線
力拔山兮氣蓋世,是對綽號“王大力”的王勵勤的描述。王勵勤的正手,質量之高,難以匹敵,無論單板質量還是相持能力。而他曾經最青睞的乒器就是“狂飚2”。發力之后,狂飚2比狂飚3更快,更轉,球質更重。拉出來的上旋更頂,搓下去的下旋更沉。弧線低平,前沖強烈,單板質量比狂飚3更高。當然,也是相當依賴膠水對海綿的膨脹作用。江湖上就有關于王勵勤每次粘膠得刷幾十遍膠水的傳聞。但隨著無機時代以及新塑料球時代的到來,更多人選擇了更為均衡全面的狂飚3。而升級調整之后的天極2,也逐漸取代了狂飚2的地位。
3.省狂3(橙海綿)
關鍵詞:專業隊,優化版的狂飚3
最初的省狂和國狂因為只提供給專業隊,所以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等到省狂真正鋪開市場后,盡管差不多貴了一倍價錢,仍然受到更多人的青睞。在不刷膠的情況下,省狂和普狂其實差異不大。我感覺省狂更像是經挑選的普狂。只有發大力后才感覺手感更為通透,彈性更好。但刷膠之后,反應還是比較明顯的。海綿的吞吐感好于普狂,速度旋轉和力量等參數的表現也更好一些。在不計較這價格差異的前提下,省狂仍然是普狂之上的優選。
4.省狂3(藍海綿)
關鍵詞:柔和好控,更需要發力
一般說的省狂常指橙海綿的省狂,而藍海綿的省狂則被稱為“藍省”。在不灌膠的情況下,藍省的海綿顯得更為柔和,透。但灌膠后則旋轉強,底勁足。藍省的價格一度跟橙海綿的國狂差不多,產量更為稀少。藍省適合更喜歡發力和發力更好的人群。相對來說,橙海綿的吃球程度沒有藍海綿那么深,有個比較好的天然弧線。而藍海綿沒有橙海綿那么脆彈,出球更慢些,需要自身的發力來調控弧線。發力一般,或者技術風格中借力比較多的,更適合選擇弧線穩定的橙海綿省狂。而那些暴力狂人,選擇藍海綿省狂則有更高的殺傷力天花板和更廣的弧線調節空間。
5.國狂3(橙海綿)
關鍵詞:國套,頂級之選
國狂3(橙海綿)又稱之為“國套”。關于橙海綿的普狂,省狂和國狂之間的區別,最早的傳說是海綿發泡質量的不同。一大塊海綿,中間發泡最均勻的用來制造國狂,其次是省狂使用,最次的則是普狂。官方的說法是三者的配方是一致的,差別主要在于指標的公差精度。國狂對硬度和厚度的要求能夠最為精確。然而,對于普狂,省狂和國狂這樣品質層層遞進的產品而言,花精力辨識究竟多少不同之處并非最重要。球友們選擇三者之一的前提,更多地不過是衡量自己的經濟消費能力。畢竟,國狂,總是有機時代頂級之選,優于省狂,普狂。
6.國狂3(藍海綿)
關鍵詞:果凍般的海綿,頂級之選
國狂3(藍海綿)又稱之為“藍國”。橙海綿的國狂和藍國之間的區別多半是海綿的不同。在國家男女隊中,更多的女選手選擇了橙海綿國狂,而更多男球員選擇了藍國。主要因為男女發力體制的不同。而藍省和藍國之間的差別,也是發力水準的訴求不同。毫無疑問,藍國發力后的質量和天花板肯定比藍省更高。但更高的上限,需要更強大的發力水準來支撐。除此之外,藍國更細膩的膠面和果凍般的海綿也是球友們趨之若鶩的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