澀套和粘套的區別
澀套膠皮的表面的粘性是非常小的,但是彈性較大,海綿較軟;而粘套膠皮,表面的粘性較強,但是比澀套韌性強,而海綿則偏硬一點。
澀套膠皮的脆彈和粘套膠皮的韌彈是如何來理解
澀套當球接觸膠皮后,膠皮形變的快恢復的也快,這就好比你用手去壓一個彈簧后,馬上會彈起來的道理;而粘套的韌彈則是膠皮形變的慢恢復的也慢一點,這就好比你在一個蹦蹦床上面跳一樣的道理。
所以就膠皮表面而言,如果在力量不足,球打不透到海綿當中的情況下,澀套膠皮比粘套膠皮的出球速度要快,然而,澀套的海綿軟,如果我們的力量夠大能將球打透吃進海綿當中的話,那么球在接觸到球拍表面的時候,澀套更加容易使海綿發生形變,從而達到海綿裹住球的效果,加大了球與膠皮表面的接觸面積,從而加大對球體表面的作用力;然而粘套的海綿偏硬,但是膠皮韌性較大,粘性較大,因此當球吃透到海綿當中的時候,球與海綿之間發生的形變不大,海綿給予了膠皮很好的支撐力。
但是膠皮的韌性大,因此更加容易通過膠皮的粘性對球產生作用力,這個粘性就是膠皮表面對球的阻力,阻力越大則作用力越強,這就好比我們拿一個光板去打球的時候,怎么樣都沒有辦法對球制造摩擦一樣。
那么為什么粘套不去用較軟的海綿呢?不是說球陷入的越深,球與膠皮的接觸面積就更大,那樣不是更加容易制造摩擦嗎?
因為如果粘套的海綿如果太軟的話,我們知道球與海綿之間發生的形變會大,所以說接觸面積會增大,加上膠皮表面的粘性大,球停留在膠皮上的時間就會加長,這樣就會造成擊球時,球脫板的時間會變長,就會有很大一部分力量損失在膠皮和球的摩擦上面,從而使得我們出球的質量變低,球的運行速度變慢。
那么又有人會問,澀套為什么不去用較硬的海綿呢?
如果海綿太硬,澀套膠皮本身粘性又不是很強,那球與膠皮表面的接觸面積就會變小,那么膠皮對于球作用力就會變小,這就和我們拿光板打球的效果差不多了。
澀套的優點:便于主動發力,通過力量打透膠皮海綿當中以后,能夠很好的體會到裹住球發力的感覺。
澀套的缺點:難以制作摩擦,對一些近臺小球,臺內球的控制要差一些,因為現在很多臺內球都要靠極小動作來進行處理,相應的澀套對于手腕的爆發力的要求就非常高。澀套則對力量和速度的要求更高,如果沒有很好的瞬間爆發力,就很難將球打透到海綿當中。
粘套的優點:是容易制造摩擦,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對球制造出一定的旋轉,特別是處理臺內小球的時候,更加容易通過手腕發力摩擦。
澀套的缺點:由于粘套容易制造摩擦,那么對于旋轉和力量的控制要求就更高。摩擦薄了,摩擦厚了都容易造成球的失誤。
所以我建議一般初學者還是以打粘套為主,因為你剛開始學習弧圈球技術的時候,你的力量和速度還沒有出來,你可以利用很小的力量就體會到摩擦球的感覺,而澀套我建議有一定乒乓球基礎的人使用,當你體會到摩擦以后,但是你的動作可能不是很規范,那么澀套就有修正你(弧圈球)動作的這么一個功能,可以很好的體會一下吃透球以后進行摩擦,打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