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刃7從上市以來都被雙刃10的光芒所籠罩,不為人所知,而本屆里約奧運會中卻大放異彩。
作為一把規格,配置類似弓劍10的球拍,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弓劍10的王座,由我繼承。
在雙刃10上市之初各界充滿了爭議與質疑,但現在雙刃10在球場亮相頻率并不會輸給任何一款YONEX高端球拍,酸橙綠和亮橙的沖撞為球場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
雙刃10作為雙刃系列的開端,一度被認為是弓劍10的繼承者,但上手的門檻太高,且擁有著進攻拍的素質,準確來說和弓劍10的定位相距甚遠。
雙刃系列作為弓劍系列的繼承者,必須有一個特性,就是容易上手,而雙刃10的定位就和Z字號的進攻拍類似了。
很多人會將比較容易上手的拍子叫做糖水拍,平衡拍,商家肯定都覺得難聽,故起名叫全能型球拍,而雙刃7則是一把真正將“平衡”變成了“全能”的拍子,手感柔和出眾,進攻絕不含糊。
外觀
粗看
雙刃7,外觀就像是弓劍10的兄弟一樣,紅白黑,尤其是兩側用來分辨球拍正反面的部分,看起來像極了側面看弓劍10的感覺,設計師是真的在向弓劍10致敬。
細看會發現還加入了許多橙色的元素,依稀有星光的感覺,給這把球拍增添了些許不一樣的味道。
球拍線條過渡流暢自然,設計非常耐看,雖然沒有雙刃10的橙綠碰撞來得有沖擊力,但卻保留了弓劍10的神韻,喜歡弓劍10的朋友在拿起雙刃7的那一瞬間,一定會回想起弓劍10陪伴自己的歲月。
雙刃7搭載雙刃系列特有的“雙面異型框”,正手面盒式拍框,反手面流體拍框,兩面加入不同的材料來使其擁有不同的擊球特性,當然這樣的超前設計免不了受到非議,雙刃7用三塊奧運獎牌證明了雙刃框型的性能。
和雙刃10一樣,雙刃7也在正手拍面加入了致密型納米碳素DR,這種材料的彈性和強度相比NANOMETRIC都更高,而且加入球拍之后穩定的控球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雙刃7與雙刃10的差異:
與雙刃10相比的主要區別在于雙刃7在拍框中使用了IC彈性體,而雙刃10則是在反手面加入了鎳鈦纖維,因此雙刃10的反手擊球感是比較剛硬的,而雙刃7在拍框內加入IC彈性體之后拍框的形變能力就更強,在擊球瞬間拍框受力壓縮,通過集聚力量完成全力擊球。
不同于弓劍系列的納米疊杯碳素,雙刃7加入的IC彈性體并不會有粘球的手感,因此不會有人對粘球這點不滿,相較弓劍10,用戶范圍就更廣泛了。
拍桿更是和弓劍10高度一致,同樣加入超級聚乙烯纖維,這一點是雙刃10所沒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