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kza系列套膠的膠面抓球感非常棒,底皮都繃的非常緊,這點跟別的德蛋海綿有點兒不一樣。另外Rakza海綿感覺很脆,回彈非常快,裹球感少噴射感更多。這樣就導致一個情況,你處理球需要相對較快的手法,比如搓球,就是看準了咔一下發上力,過去的球又轉又頂,弧線還很低也不冒高,但你要是采用慢搓的手法,像用習慣了狂飚那樣,這球一下就冒高了,而且也不轉。拉球時候同樣需要比較集中又緊湊的發力,拉出去的球才有威脅,弧線還很賊。總的來說就是不合適動作大開大合,打習慣了粘性套膠的球友。但動作小而緊湊而且很習慣外套的球友上手會有驚喜。
Rakza系列套膠對手法要求略高一些,但現在新出的金V,EL-P,DNA因為海綿回彈沒這么快,膠面也沒繃這么緊,動作稍微慢一點兒也能用起來感覺不錯,上手難度會低,尤其是金V,容錯賊高。
看到這兒肯定會有人問了,跟亞薩卡新出的飛龍雷龍有什么不同。首先飛龍雷龍的海綿就不同,飛龍雷龍的海綿更多的是強調一個扎實程度和爆發力,也就是控小球的時候它海綿的形變很小,控球會比較穩,Rakza會相對難,習慣了狂飚的朋友上手會感覺飛龍雷龍好適應,但Rakza會感覺有點兒控不住亂蹦。發大力的時候飛龍雷龍的海綿因為被壓縮,而它恢復形變能力很強,會產生極強的爆發力把球使勁推出去,Rakza同樣被壓縮后產生的推力就要差一個檔次。放在以前賽璐珞球,Rakza7和9的力量是夠用的,但改塑料球以后,就感覺欠缺了一些。簡單說就是飛龍雷龍小球控球扎實穩定,發力拉沖力量更足,Rakza7和9小球控制調整不好容易冒高,發力拉沖正手位力量也差一些,反手位夠用。
說了這么多相通的地方,再說說這三款不同的地方。
Rakza7soft:因為硬度較軟,也相對來說是最輕的,只能用在反手。現在來說用橫板反手并不太合適,有點兒過軟,放在直板反手用來橫打還是挺不錯,彈一下擰一下挺舒服的。弧線造的還算合適,不高不低,容易過網。聲音也脆挺好聽,對增強整個底板的支撐挺合適的。
Rakza7:這個的海綿硬度我估計大概在45的的樣子,用作正手的話感覺有點兒太透,很容易就打透了,更合適的是用在反手。出球弧線高一點兒短一點兒,近臺拉球很穩,薄蹭的球都挺轉的。退臺2米開外就有點兒乏力,需要多往前發力才能保證好的上臺率。
Rakza9:這個的弧線相對R7低一點兒長一點,一速很快。我估計硬度在47的樣子。用在橫板正手感覺有點兒透,直板正手還好。更合適的也是放橫板反手,比R7整體的威脅更大一些,近中臺力量可以,退臺也是略乏力(比R7)好點兒。因為海綿氣孔更大,聲音也比R7更響一些。
R7和R9更推薦放在橫板反手。反手喜歡掛一板過度還有一板彈擊的活兒,選擇R7錯不了,喜歡擰拉多一點兒,用R9更好。底板選擇硬挺一點兒,特別不推薦用在龍5X這樣的軟彈簧的板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