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皮:正手狂系39或40度,反面蝴蝶sriver,紫尼或天翼,這應該是最常見的大眾配置了。
1.軟綿綿的發力感,聲音較木卻有力,出球弧線飽滿,以旋轉為主要進攻得分手段
此類手感非常適合直板兩面弧圈橫打選手和橫板兩面弧圈選手,擅長打主動相持,拉多于打,以絕對實力來打比賽。直板快弧有的也喜歡這樣的手感,比起硬挺的快速板子,軟綿綿的進攻可以得到非常好的穩定性,落點好控。
搭配:亞薩卡YE,斯蒂卡OC,AE。
2.同樣是軟綿綿的發力感,稍帶脆感,聲音響亮,出球弧線較前者低,射程長
此類手感是非常爽快的,大部分存在于灌膠后的狂3下的手感,小球好控,不跳,弧圈吃球,前沖帶勁,乓的一聲響,剩下的工作就是找球。唯一缺點就是擊打不是特別扎實。
搭配:亞薩卡YE,斯蒂卡OC。
3.發力出球有噴射感,無比爽快,聲音一般,射程長,弧線飽滿
此類手感我想應該是有歧義的,有人愛有人嫌,射程長導致上臺率下降,噴射感降低了容錯,控制求穩的朋友可能不太喜歡這種感覺,但是對于喜歡一板暴死對手的球友,擁簇者還是很多的。
搭配:尼塔庫小鳥,斯蒂卡CL,納米OC。
4.發力感覺扎實,拉打皆宜,小球不亂跳,但是弧線和速度都中庸
此類手感我想是被大部分球友所接受的,中庸之道才是業余選手的生存之道,不追求一般暴死,偶爾變個線路;打著高球,偶爾吸個短;擺挑劈搓隨意,可變性大,容錯高,適合業余選手漲球,練習比賽兩不誤。
搭配:紅雙喜狂飆皓,三維A7,紅雙喜勁極3。
5.剛性大,震手感弱,球速塊,難制造弧線,容錯差
此類底板與狂系膠皮都不太搭,或者說嘗試些別的可能手感更完美些;手感大部分出現在碳素球拍上,加碳的球板在提供高球速的同時確實不免犧牲了一點旋轉和容錯,借著狂系的粘性均衡了一下控制,但是打起來覺得很悶,不通透,出球方向感差,進攻玩玩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我并不是說碳素球板不好,只是跟硬粘的狂系實在是不太搭,天下好膠那么多,為啥只盯著狂系?
搭配:斯蒂卡V1,蝴蝶普碳,馬軟,波爾ZLC,多尼克瓦木。
6.震手感極強,搓球莫名其妙下網,弧線高而短,中臺無力
此類手感大部分出現在一些軟而不彈的底板上,更偏向控制,或是底板的硬度跟狂系膠皮過于不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