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尼克Desto F系列
如果沒打過外套讓人推薦,估計十個有九個會讓你先試試F1,沒錯,F1在中國球迷眼中就是這種“標配”的地位,由于進入國內市場較早,靠著出色的彈性迷倒了一代又一代球迷,F1已經成為進口套膠的一個標桿,每回別人討論套膠新品,難免會說一句“比起F1...”
為什么多尼克F1要顯得這么拔尖?我覺得,首先,F1具有較好的性價比,并且后期工藝改良大大增加了套膠的耐用性;其次,因為F1系列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其歸屬的“Desto”系列還有F2,F3等眾多硬度選擇,受眾面更廣泛。
多尼克Baracuda
這“扒了褲子打”套膠可不簡單,曾經一度征服過眾多女線國手的反手,作為較早的德蛋代表之一,
巴拉庫達還是很有特色的。
如果你之前都是在用德系的高密度套膠,初試巴庫一定會覺得很驚艷,這家伙的手感竟如此富有親和力,讓人感覺球不是打出去的,而是扔出去的。穩定的摩擦力,恰到好處的擊球速度,通透的手感以及悅耳的金屬聲樣樣兼備,絕對稱得上是德蛋前輩中的佼佼者。
巴庫作為由傳統高密度向蛋糕過渡的產品,速度沒有傳統德套那么驚艷,旋轉也不如如今德蛋那么頂級,但是它的各項指標都在中上游水準。簡而言之,就是買的放心,用的舒心的實戰利器,倘若你想購買一片性價比較高的全能型德蛋,那不妨試試看?
多尼克Acuda S系列
同樣作為德蛋的開路先鋒之一,Acuda系列刷新了不少球迷對于德套“咬球,摩擦”的認知,如今玩起來依然很有味道:正因為誕生于德套由高密度向蛋糕轉型的過渡期,因此Acuda S系列兼備了高密度的速度優勢,以及蛋糕的旋轉效果。
況且,Acuda S系列家族成員眾多,S1,S1 Turbo,S2,S3四款膠皮幾乎涵蓋了所有打法的需求。
S1屬于全能型正手,S1 Turbo由于硬度更高,更是暴力正手的典型代表,兩者都不太容易被打透,因此控制效果理想。
S2與S3則相對更適配反手,不過前者更針對摩擦型反手,而后者更注重速度,亦可以理解為S2需要發力創造弧線,自身力量為雄厚,而S3則較易打透,更能借上球板的力道。
多尼克Acuda P系列
Acuda P系列是多尼克在近兩年推出的針對新球的40+套膠,首先升級了面膠以及海綿的工藝,強化了套膠的壽命,多尼克官方宣稱Acuda P系列相比老款在壽命上提升了50%。并且,Acuda P系列還使用了誘人的藍海綿哦。
Acuda P系列在底皮的厚度上有所減薄,降低擊球厚重感的同時更容易被打透,并且對小力量也更敏感,面膠齒粒屬于略帶塔狀的細長風格,因此Acuda P系列的擊球手感十分柔和。同時,Acuda P系列使用的蛋糕海綿也屬于小孔徑,呈現出一種柔彈風格,且擊球弧線偏長,用作游擊戰十分適合。
多尼克的重磅產品向來都是3字打頭,出就要出3款,Acuda P系列也有P1,P2,P3三名成員,套膠結構基本一樣,主要差別在于海綿的硬度(多尼克的傳統,數字越大硬度越低),硬度最高的P1更適合正手,以及暴力選手的反手;P2硬度適中,正反皆宜,但還是更偏向于反手;P3硬度最低,用作正手稍顯過軟,反手拿來玩玩彈擊還是很爽的。
多尼克藍火M系列
藍火一名直譯于“Blue Fire”,是多尼克公司在無機時代推出的超大孔徑海綿套膠,于Acuda系列推出之后上市,藍色的“奶酪海綿”騷氣誘人,許多人在未見到實物之前看到“藍海綿”已經忍不住要買買買的沖動。
當然,純靠顏值是無法成為“經典”的,藍火系列的性能在多尼克的套膠中也是出類拔萃的。實際測量藍火的整體硬度并不算高,要軟于Acuda S系列以及Desto F系列,但是藍火的擊球感卻要比另外兩者來的更扎實,這其中“奶酪海綿”貢獻了不少功勞:它能讓海綿充分持球,并且提供柔和且強勁的回彈力。
另外,藍火的面膠質感也是十分出色的,超密致的磨砂感也創造了相當出色的摩擦手感,小弧圈提拉的效果絕對可以媲美以“旋轉”為特色的日本套膠。
另外,多尼克的老套路大家都懂的,M1 Turbo,M1,M2,M3四款套膠硬度依次遞減,我推薦M1 Turbo,M1用作正手,M2正反皆宜,力量一般的打正手,力量小點的打反手,M3用作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