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耐克pg4(喬治4)開箱
耐克pg4(喬治4),采用雙層鞋面設計,外面這一層,是看起來強度并不大的網布。在外側前面的位置有一塊皮革的材質,用來提升鞋面位置的支撐。
同時,外側這里是一個大大的Nike swoosh。鞋面的內側,是一塊透氣孔更大的一塊網布。同時,鞋面的正面是一個一體式的拉鏈。
將拉鏈拉開之后,里面是一體式的鞋舌,兩側是各有5排動態的鞋帶扣。這5根動態飛線是鏈接到球鞋的中底部分的。所以這樣的設計對于鞋面的包裹以及支撐,都會起到一個不錯的效果。
在鞋舌上,是一個大大的喬治的logo,同時鞋舌的厚度也是不錯的。
后跟位置做的很厚,在鞋口處是一個有坡度的,很軟很厚的海綿填充。同時內置港寶的面積是非常大的,硬度也不錯。在外側是一塊皮革的材質,上面還有喬治本人的手寫體簽名。對于整個鞋面的設計,還是那句話:中規中矩。
這次PG4中底搭載的是全新的Air Sole,官方稱其為"Air Strobel"。從官方的設計手稿上看,它和普通Air sole的區別在于,厚度增加,同時全掌都是用到了圓形的打孔,而非之前大家所熟悉的前面打孔,后面豎向的形狀。圓孔的作用在于分散受力,讓整個足底的受力更為均勻。對比Zoom Air,我覺得Air sole的好處在于,更適合小體重的朋友去選擇。
從實際的體驗上來看,絕大多數的Zoom Air,都需要一定的體重,或是不俗的腳力,才可以得到出色的反饋。
外底使用到了和氣墊開口很像的圓形紋路,前掌區別有切割的設計,盡可能地優化了這雙鞋的場地感。后掌位置有一個開窗的設計,可以通過這個設計看到中底的氣墊。
不過,外底前掌并沒有做延伸,所以這雙鞋的防側翻,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隱患。
二、耐克pg4(喬治4)好不好
在拿到這雙PG4后,我所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它相對較高的穿脫難度。鞋子主體所采用的氯丁橡膠,在形態上的延展性相對有限,因此,造成了穿脫的困難。但是,當我徹底穿好之后,其出色的包裹體驗便會突顯出回來,由于該鞋款并沒有加入幾乎任何的額外設計,這也使得鞋款沒有產生任何額外的異物感與壓迫感,說的貼切一點,它就像是給我打上了一層綁腳。
耐克pg4(喬治4),后跟處填充的十分厚實,這樣處理可以很好的對我的腳踝起到固定作用。鞋面與后跟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包裹系統,這使得我的雙腳幾乎不可能在鞋內出現打滑的現象,動態的鞋帶系統也起到了不俗的鎖定作用。與前作PG3相比,PG4有著更好的貼合感以及鞋腳一體性,同時,PG4并不會出現PG3飛翼夾腳的情況,在昨天的實戰中,我也同樣穿著PG3進行了比較,在換回PG4后,我的足部有著一種被解放了的感覺。
由于我在實戰中行進間的大幅度變向較少,因此我并沒有感覺到鞋面在支撐性能上的不足,因為我較大的體重,我對于這一點的感受也是相對明顯的。但即使是我在進行后撤步這樣對于鞋面支撐要求較高的動作時,也不會出現不穩定的現象。
耐克pg4(喬治4),全掌Air Sole使得PG系列首次在后跟處擁有了緩震科技,我在落地時可以很好的感覺到中底的吸震效果。
因此,PG4柔軟舒適的腳感對投射為主的球員來說,影響并不大,雖然緩震極限并不如Zoom Air,但是其通過對細節的調試,提升了Air Sole的緩震腳感。
回彈方面,根據我朋友的反饋確實與傳統的Zoom Air相比有些拖沓。你可以把PG4的中底說得一無是處,但是它舒適的腳感是不會騙人的,你去專柜試穿都會有著十分明顯的體驗。
PG4取消了PG系列外底延續了4代的凸起設計,這也讓它更加平整。于上一代的基礎上進行全新處理的圓形底紋在抓地的表現上有所提升。
不過,它的外底相對容易吸灰,建議大家在實戰時要注意擦拭。至于耐磨性能,北京現在實在是有些冷我也僅進行了一次時長2小時的外場活動,加之3場的內場實戰,鞋底目前是沒有出現明顯的磨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