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從膠面來看,是磨砂質感,跟傳統的粘套不太相同,粘性其實沒有狂飆那么大,但是能用手直觀地感受到蓋膠層的粘性。然后是顛球的感覺,其實一開始和40度藍省顛球的感覺區分不是很明顯,兩者顛球感覺很相似。
實戰體驗是重點,這要詳細說。發球是這款膠皮最大的亮點,發球旋轉非常足,同一對手,aibiss讓他多吃了兩個下旋,兩個側旋,比分定格11-3。臺內球處理也很出色,不會有外套那種容易冒高的痛點。當然這兩點是它唯二的優點,剩下的全是缺點。手感比較模糊,打起來還不如40度藍省那么通透,臺內球也是感覺很模糊,那種肉的感覺比藍省更甚,而且是發力就變得比較肉,就算發力也沒有打透的那種反饋。既不是外套的脆性、也不是蝴蝶一貫的彈性,而是很悶的感覺。拉球真的是能用惡心來形容,起球確實容易,但是起球的弧線和質量太難掌控,被對手反打幾率太高,想前沖要很準確地把握住擊球時機,容錯很低,對業余球手要求相當苛刻。我引以為傲的正手,在aibiss的作用下變成半殘廢。一沖就出界,輕拉不過網,而且從來沒打爆球的我今天把自己的蝴蝶A40+親手打爆了。沒想到我能打50度的DNA H,打不了50度的aibiss。
蝴蝶aibiss是我目前打過體驗最差的膠皮(第二是芯變革MXS,第三是世奧得火麒麟)。因為它既抹去了外套的特點,又沒有平衡好粘套的優點,活生生東拼西湊,蝴蝶的傳承沒在aibiss上感受出來,反而是普狂的缺點在aibiss上面無限放大。凡事都有兩面,aibiss的出現至少一定程度上刺激到紅雙喜,能促進紅雙喜對狂飆的改革的話,那是大功一件。其實我自己對狂飆3的改革期許,就是能夠有較快的出球速度同時手感更通透,并且不希望通過膨脹處理達到這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