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球鞋,到底能承載多少意義?我相信不同的人心目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是我相信前至70后,后至90后的的球迷,一定不會對Air Jordan 18感到陌生。從一個球鞋系列,到NBA聯盟的一段傳奇,Air Jordan 18都是一段歷史的分水嶺-它是喬幫主最后一雙征戰球場的戰靴,也是傳奇落幕的印記,至2003年,喬幫主正式告別聯盟。
哪怕是在15年后的今天,
Air Jordan 18的配置也堪稱豪華,除了輕量化和透氣性和如今的新型材料無法匹敵以外,它的緩震配置和超強的抗扭轉性能至今也難有球鞋能望其項背,可以看得見的是,Jordan Brand為了這款具有傳奇色彩的戰靴傾盡心思。
全掌Zoom Air的配置搭配后跟獨立Zoom Air氣墊的雙重緩震系統是非常少見的設計,哪怕在Nike數十年的歷史當中,配備了如此豪華配置的鞋款也不會超過5款。中底雙層碳素纖維板令它成為了一雙抗扭轉和穩定性做到極致的性能怪獸。
鞋面使用了大面積的皮革材料制作,外形的設計理念來源于一個喬幫主鐘愛多年的事物-超級跑車。在當年很多人說Air Jordan 18的外形太過前衛,太難看,質疑聲音此起彼伏,但是假如墨守成規,Air Jordan系列又怎么會如此成功?墨守成規的后果是-恐怕Nike也不會成活。
無論如何,哪怕2003年的喬幫主已經日薄西山,但是對于Air Jordan 18,整個Jordan Brand和喬幫主本人都沒有半點隨意,Air Jordan 18詮釋了老飛人整個生涯的剪影-執著與一絲不茍。
Air Jordan 18在2018年下半頁再度回歸,首先到達的藍白OG配色為我們勾勒出當年喬幫主在奇才依舊不可思議的表演,隨后,質感同樣出眾的黑藍OG配色也馬上要來了。
元年版本的黑藍配色附送了一把毛刷,一條毛巾以及一本打理指南,仿佛Air Jordan 18真的就是一件值得你細心打理的藝術品,在意境的營造上,Air Jordan 18真的可以說做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圍繞著Air Jordan 18所發生的各種花邊趣事,也是Air Jordan 18值得玩味的原因之一。
2003年明星賽上,喬幫主腳穿Air Jordan 18完成了自己最后一次全明星賽表演,毫無疑問,這一年的全明星賽的主題已經非常清晰,瑪麗亞凱莉的《Hero》,MVP的旁落,以及最具戲劇效果的戲碼-科比攪局。也許對老飛人的全力防守就是對傳奇最好的致敬,在這個周末,喬幫主正式將權杖交到年輕球員手中。
2003年4月6日,奇才客場對陣75人,喬丹腳穿Air Jordan 18迎來謝幕戰。
同年的選秀大會,另一個23號橫空出世,繼承了聯盟23號的衣缽,開啟了另一個大時代。
What is Love,這是Air Jordan 18的廣告主題。
和以往一樣,這個廣告抽象而耐人尋味,從新秀喬幫主到暮年喬幫主,Jordan Brand精選了喬幫主職業生涯中的18個經典時刻,為我們詮釋了熱愛的定義。無論是那一個片段,都仿佛讓我感到了時光倒流的感覺。
如果Air Jordan 1代表著一個時代的開啟,那么Air Jordan 18則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結束,以及另一個新時代的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