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09年UNDER ARMOUR進軍足球界開始,我便一直抱有期待,想看看它是否能像條鯰魚一樣攪動已經被大品牌占據有些死氣沉沉的市場。4年后,最新推出的BLUR CARBON III讓我感覺到它已經蓄勢待發,準備與傳統品牌一決高下。
作為后來者的美國品牌UNDER ARMOUR向來以其激進,大膽的設計風格而受人追捧。BLUR CARBON III也不例外,不同于常規球鞋的外形設計,讓BLUR CARBON III從外觀上就已經足夠吸引眼球。鞋身采用鏡面合成材料,在夜場燈光和晴天陽光下會顯得格外耀眼,銀/紅撞色搭配也透著一股濃濃的美式風。
身為速度型球鞋,BLUR CARBON III在“減負”環節上絲毫不敢怠慢。鞋面采用了超薄的PU材質,仿佛是一層皮膚。從厚度和柔軟度上來看,BLUR CARBON III采用的鞋面材料完全可以于阿迪達斯的SPRINTSKIN和耐克使用的TEIJIN MICROFIBER相媲美。采用了鞋舌和鞋面一體化的設計,鞋帶孔也是直接在鞋面上開口,盡量簡化鞋面結構。BLUR CARBON III的單只重量為200克(美碼9號),這樣的重量完全不輸給其他幾個大品牌的速度款球鞋。腳外側采用了碳纖維的飛翼設計,從而形成一個外骨架結構,保證鞋身在急停急轉時保持適度的形變。
碳纖維材質的大量使用可以說是BLUR CARBON III的一大特點,相對于耐克MERCURIAL VAPOR系列放棄碳纖維的舉動,UNDER ARMOUR不僅依舊在使用了碳纖維,而且用量可以說是十分厚道。BLUR CARBON III大底除前掌部分外,其他部分均采用了碳纖維材質。并且在貫穿足弓的部分添加一條用于減少球員沖刺時能量損失的碳纖維脊柱條,這種類仿生設計相信也是受到了UNDER ARMOUR旗下SPINE科技的啟發。除此之外,由輕量高彈材料PEBAX制成的大底能夠進一步降低鞋子的重量并且減少啟動時能量損失。前掌圓釘+后跟刀釘的設計既能保證急停急轉過程中的穩定性,又不會有絲毫的拖泥帶水。
輕盈的重量和優異的性能,BLUR CARBON III還能提供更加舒適和個性化的穿著體驗,全掌MICRO G緩震膠的舒適款鞋墊和輕薄的速度款鞋墊供不同需求的使用者選擇。由雙層不同結構的材質構成4D FOAM系統的鞋墊,擁有著防滑的本能,并在前掌制造出透氣孔,在鞋底做好透氣輔助,協助鞋面形成良好的立體透氣效果。4D FOAM系統的內襯可以對腳踝提供良好的包裹感受。彈性材料制成的后跟能夠帶來更舒適的包裹感。
顛覆性的設計,輕盈的重量,舒適多樣的配置,BLUR CARBON III也許會進一步激發起速度型球鞋的“軍備競賽”。我想現在惟一能夠阻礙人們購買它的也只剩下高昂的價格和缺乏具有影響力的代言人。鞋底的雙層碳板表現出了UNDER ARMOUR的誠意,側面的碳纖維支撐為超纖維鞋面增加了穩定性,特殊的鞋口設計是BLUR CARBON III外形上的一大亮點,鞋頭的超纖維鞋面有幻彩的效果,BLUR CARBON III配件豐富,可替換的鞋墊和鞋帶方便不同球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