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
看到這滿布鞋面的摩擦設計,你告訴我這是新款的獵鷹我也會信,或許獵鷹從未走遠。有人說Ace很丑,我認為頂多也就不太帥,如果它名叫獵鷹,相信又會有一大堆人說帥爆了。新事物的誕生總會有個適應過程,Ace有著不可逆轉的爭議背景,我們應當寬容看待。我們已經看到厄齊爾,哈梅斯·羅德里格斯,拉基蒂奇,包括美洲杯上大量球員上腳,真的很難看嗎?其實不然。首發配色采用了黑+白+綠的搭配,這也是足球鞋最經典的配色之一,非常符合掌控型球員悶騷的氣質。
鞋型:
Ace的楦型可以這么說:適合所有腳型,任何腳型都能穿。鞋頭定型夠飽滿,前掌夠寬,腳背夠高,腰身收窄不會過于明顯,在如今歐美系足球鞋當中非常難得,可以說是目前腳型兼容性最強的歐美系足球鞋。
俯視角度能看到Ace前掌真的挺寬,而且鞋頭都圓,定型相當飽滿,對國內玩家來說這是大好事。
鞋面:
Ace經歷了兩年的球員上腳測試,測試版中變化最大的是面料。我們曾經接觸過一些測試版,面料比量產版的要軟很多,然而正是因為過軟的關系被球員否決,原因是鞋面會打滑,發力感不足。量產版的面料是由三種主要材料構成,分別是底層的織物,中間的超纖以及表層的熱熔膜。織物的優點是輕薄,觸感自然;超纖層直接粘附于織物之上,鞋面的最大特點也就在這里——起摩擦作用的立體凹槽,而且不同的觸球區域設計了不同的形態,下文細說;熱熔膜則解決了防水性的問題,也提升了面料的強度。Ace的鞋面不會太厚(約3.07毫米)也并不生硬,但彈性非常大,有效地固定住鞋型,追求清脆的發力感。
小圖1和4是鞋頭正面偏外側和足弓兩側,采用間隔較寬的三角形來輔助停球和傳球;小圖2是鞋頭正面偏內側和腳背區域,加入圓形凹紋來提升射門和長傳的精準度;小圖3是鞋頭外側,六角形的設計加強盤帶的穩定性;小圖4的三條紋上也有摩擦紋理。看到這里,你是否又想起了曾經主打“五大致命區域”的獵鷹呢?
Ace采用外偏式鞋帶口,為經常觸球的鞋面內側騰出了很大的空間。鞋舌材料與鞋面一致,也帶有強悍的摩擦設計,背面添加了一層觸感順滑的超纖材料,厚度約為4.79毫米,屬于適中范疇。
我比較不解的是,為什么鞋面后1/3區域幾乎就是0設計?只是鞋幫外側加了些許摩擦粒,而且AG版本沒有配備后跟外置包裹罩杯,視覺效果大打折扣,頂級款卻少了應有的一份“高端感”。后跟定型讓人滿意,沒有出現歪歪扭扭的現象。鞋幫和后跟的厚度約為10.5和7.5毫米,海綿填充層非常到位。
大底:
先說一個背景故事:我們都知道阿迪達斯剛剛推出了全新的FG/AG大底,兼容天然草和人造草場地。然而在此之前阿迪達斯總部原本是想取消AG大底,原因是AG球鞋在歐美和日韓并不受歡迎。后來阿迪達斯中國費了極大的力氣才說服總部保留AG,因為AG最適合中國的場地狀況。之所以費了極大的力氣,是因為中國的足球裝備消費水平遠遠不及歐美和日韓,話語權要小得多,好在最終AG還是保留了下來。這款AG大底的設計和性能,大家應該再熟悉不過了,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作品。
前中后掌鞋釘的長度分別是0.6厘米,0.7厘米和1.2厘米,鞋釘和大底硬度均為89A,長度和硬度都十分適中。
內腔:
Ace的內襯前2/3為織物材料,對著燈光能看到半透明的質感,織物材料的優勢在于觸感自然,透氣散熱性能好。后跟部分的內襯材料為超纖,中規中矩,沒有特別的防滑設計。
鞋墊表面是織物,有打孔透氣設計,但沒有專門的緩震設計。尺碼為42(JP265)的鞋墊長度約為27.5厘米,寬度約為9厘米,測量數據加上親身穿著,我認為Ace15.1 AG偏大半碼。
Ace采用全掌中底設計,并使用了全新復合材料中底,支撐和回彈性能可謂阿迪達斯史上最強,光這一點就非常值得體驗。
配件:
阿迪達斯此番不僅重新附送了鞋袋,還將鞋袋的材質升級為布面,帶抽繩束緊,花紋圖案也很好看。
重量和基本信息:
單只42碼(JP265)的球鞋重約257.3克,這個體量不輕也不重,相當適中,符合大多數掌控型球員的需求。貨號AF6274,產地印尼,售價1499元,阿迪達斯商城,天貓店以及部分專柜現已上架發售。
總結:
雖然阿迪達斯一下子將原先四大系列足球鞋全部取消的做法非常激進,但我認為Ace本身還是延續了不少前作的優點:分區域設計不同形態的摩擦條,將摩擦設置最大化,外偏式鞋帶口,口碑良好的AG大底,腳型兼容性強,定型到位等等;當然積極的創新之處也有面料結合織物,超纖和熱熔膜三種材料,中底材料堪稱史上最強,附送布面鞋袋等等。大家別再糾結“丑不丑”這個問題了,要是名字換成獵鷹的話,或許各位糾結的就是“帥不帥”了。Ace是你一定要親身體驗的產品,因為它來自阿迪達斯,是阿迪達斯足球革命的先鋒,是阿迪達斯目前的主打,它有足夠的理由讓你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