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印象:
作為新一代adizero f50足球鞋的第四款配色,雖不及首發“太陽紅”配色來的風騷,但簡潔干凈的白黑配色內斂毫不做作,格外的有氣質。而與之前推出的黑銀配色有著相反的色調,與“幽靈”般的黑銀配色相比,白黑配色就顯得更“大眾情人”。
鞋型:
從側面角度看,adizero f10 FG的鞋型流暢,球鞋的曲線從鞋尖延伸到后跟一氣呵成,流線型鞋身是速度型足球鞋的必要元素。但鞋頭偏扁,不適合大腳趾肥厚上翹的玩家。
從俯視角度看,腰身內收并不明顯,因為中級款足球鞋面向的是絕大部分人群,所以鞋楦會在頂級款的基礎上加寬,以適應更多足型。f50系列是市面上為數不多偏寬的速度型足球鞋。
鞋面細節及數據:
鞋面的暗紋拼接在一起,會映射出“撒旦”的臉譜,這就是新一代f50系列的特色。雖然f10沒有配備Dribbletex摩擦涂層,但鞋面澀感依然明顯,具有一定的輔助控球作用。而阿迪達斯足球鞋一貫的側面三條紋被取消了,這樣的設計打破了以往阿迪達斯的設計傳統,為的是突出鞋面色彩和圖案的一致性。
adizero f10 FG的鞋面并不采用Hybridtouch專利超纖,只是普通的人造纖維。如果不作縱向對比,單從f10本身的面料質感看,還是相當不錯的——仿皮效果明顯,柔軟度適中,厚度約3.81毫米。近年來阿迪達斯在中級足球鞋上明顯提升了配置,迎合了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鞋舌細節及數據:
鞋舌厚度約1.93毫米,相當輕薄且柔軟,不會對腳背觸感帶來不良干擾。與頂級款f50不同的是,f10的鞋舌上并沒有f10的標識。
后跟細節及數據:
球鞋后跟外側的“F10”字樣表明了球鞋的等級(頂級款f50標識為“adizero”)。
f10的后跟內襯與f50相同,均采用帶銀色光澤的人造纖維材質,不過鱗片狀的紋路僅僅是修飾,并無防滑作用,會出現后跟不包腳的狀況。鞋幫的海綿墊層則約為7.88毫米,定型不錯,可以緊貼踝骨。
單峰式后跟和定型工藝的提升,本意是加強后跟的包裹感,但我們上述說到后跟內襯太滑,反而令到包裹感大打折扣。而且后跟墊層厚度僅約7.20毫米,不夠充實。
大底細節及數據:
作為中級款足球鞋,f10的大底采用的TPU材質與鞋釘布局均與頂級款f50一致,但非透明。全新的FG+AG大底設計靈感來自短跑鞋,小碎釘和“龍骨”的設計將抓地力提升一個層次。全TPU鑄造的大底(硬度約88A)雖然重量有所增加,但更重要的是韌性加強了很多,簡單說就是鞋釘更加不易折斷了。與f50全透明不同的是,f10的前掌是黑色的,后掌是白色,這個搭配也挺不錯的。
FG+AG的設計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將FG和AG兩種大底的優點結合。從前掌鞋釘看,首先鞋釘不再是三角形,而是棱角分明的不規則四邊形,6顆粗壯的長釘分布于前掌兩側(前面2顆鞋釘的長度約0.8厘米,后4顆鞋釘長度約0.96厘米)。而分布在中間類似“骨刺”的正是AG鞋釘。FG鞋釘提供主要支撐與抓地力;AG鞋釘增加了鞋釘密度和接觸面,也就減緩了膝蓋的負擔。這是一舉多得的巧妙設計。
后掌采用三顆釘的設計確實讓人覺得十分脆弱。雖然TPU材質本身就有良好的韌度,而且外側的兩顆鞋釘看上去十分的粗壯(長度約1.35厘米),中間的那顆鞋釘又與“龍骨”相連,還預設一個向后傾斜的角度讓其在實戰中受到較小的沖擊力。
總結:
這款adizero f10 FG的整體配置相當的不錯,比前一代又進步了。而它在上市后得到的反饋也相當的不錯,親民的價格讓很多實戰派玩家都能接受。即使它也有明顯的不足,但是我覺得已經達到它應該有的價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