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 Force 1搭載Nike Air氣墊技術的故事可追溯回1977年,時年NASA美國航太總署的太空工程師 Frank Marion Rudy 帶著氣墊科技Air Sole的雛形,探訪了Nike總部,并向品牌的聯(lián)合創(chuàng)辦人Phil Knight解說選用PU聚氨酯材料壓縮了惰性氣體的氣墊密室,是如何以高密度的氣體緩衝地心引力造成的落地撞擊。而在Knight親自下場試跑并體驗了開創(chuàng)性的氣墊技術之后,便毅然決然地與Rudy攜手合作。
Air Sole科技首先被運用在Running跑鞋系列上,直到技術漸漸純熟以后,Nike才將氣墊技術投入籃球鞋的研究中。跑步時雙腳所承受的力量衝擊大約是體重的兩到三倍,而籃球運動所造成的衝擊甚至達到體重的六倍以上,因此Air Sole若使用在籃球鞋上則必須具備更強健的氣室系統(tǒng),在經(jīng)過無數(shù)的測試改良以后,品牌才于1982年正式發(fā)表了大受歡迎的首雙氣墊籃球鞋
Air Force 1。
隨著鞋款大受歡迎與時序演進,Air Force 1除了擁有搭配性極高的外型,加上在配色,材質,圖樣,藝術創(chuàng)作,故事,話題合作連乘上的無限可能性,并由球員,歌手,街頭時尚與潮流玩家一同帶起的簇擁助瀾,定位也漸漸從單純的籃球鞋,轉化為一種流行文化的信仰象徵,影響力也無止盡地散播開來。
作為亞洲地區(qū)的文化要衝,臺,日兩海島國家直接迎來AF1當時全面性的衝擊。相較日方各色各樣的聯(lián)名款,時年以白色為基底的AF1因恰好符合臺灣國高中學生服儀規(guī)定的規(guī)范,造就了一場白Force風潮。無論是在上學路途中,和朋友們邀約的福利社,下課后的籃球場上或是週末放假的出游逛街,都能見到AF1在青春歲月裡的蹤跡。
對預算相對不寬裕的學生族群們來說,一雙外型簡單俐落,同時保有Air Sole氣墊配置的多功能球鞋,正好能符合一週各式場合的穿著需求,AF1也就此成為了當代臺灣學生們的共同回憶。
而Air Force 1系列歷年來也不斷地與Nike的創(chuàng)新理念結合,像是30週年時融合全腳掌Air Max 科技的AIR FORCE 1 LOW MAX AIR VT,以太空科技Lunarlon緩震質材作為中底的AIR LUNAR FORCE 1,或是以Flyknit編織技術建構的AIR FORCE 1 ULTRA FLYKNIT等等,都能見到AF1系列除了延續(xù)經(jīng)典之外也致力于創(chuàng)新的進化能量。
盡管問世已屆35周年,在球鞋文化發(fā)展史上佔有絕對性重要地位的AF1,迄今仍是球鞋潮流中的不敗款式,據(jù)悉品牌也將于今年發(fā)表數(shù)款不同特色的進化版本來延續(xù)傳奇,其中首發(fā)曝光的新成員AIR FORCE 1 ULTRAFORCE MID,除承襲了去年AF1 ULTRA FLYKNIT極致輕量的特點,并在加長鞋舌與鞋跟上的反光拉片幫助下,成為最易穿脫的AF1;此外鞋身更運用高級透氣網(wǎng)布材質與柔軟的皮革相接合,加上獨特的透氣內靴設計,讓整體的舒適貼合感更為提升。
2017年全新展開,就讓我們隨著AIR FORCE 1 ULTRAFORCE MID兼顧潮流時尚與舒適穿著體驗的問世引領,一同開啟Air Force 1延續(xù)35年的經(jīng)典旅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