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面:
毒液最受關注的莫過于其摩擦條,但中端寬的摩擦條,僅僅是壓印出了紋路,然后覆蓋了一層不知道是什么的東西,摸上去阻澀感并不明顯,甚至有點滑(說不定很適合踢電梯球)。同時鞋面正腳面和外腳背兩塊觸球區域是直接做成了加厚,這也導致這兩塊本來應該追求觸感的區域比射門區域的面料還要硬一些。
然后是面料,這次NIKE在中端上選用了曾經的頂級面料NIKESKIN,這一配置瞬間讓這款毒液在其他幾雙中端球鞋中脫穎而出,這也是為什么平時只買頂級的我會選擇這款中端(其實鞋釘也是原因之一)。
最后是鞋帶蓋和令所有這雙鞋的擁有者都頭疼的一體化鞋舌,鞋舌完全固定且沒有使用之前出現過的彈力帶連接,而是直接縫死在內襯上,這讓我一個之前穿毒蜂都嫌寬的人第一次體會到了穿不進去鞋的痛苦。鞋舌面料采用最基礎最常見的網布,內襯用的一種較細膩的超纖,防滑性一般,不過比較舒服。
鞋楦
鞋楦感覺應該比之前的AG-R鞋楦要窄一點,可能是穿久了的原因,之前AG-R的球鞋給我感覺前掌寬度比較富足,這雙完美給我前掌卡死。同時腳背偏低,個人感覺應該是鞋舌設計的原因,足弓感覺不高,有些許空余。
后跟
內襯采用和鞋舌內襯相同的材料,摸上去還行,如果不系鞋帶穿的話會感覺明顯掉跟。鞋后段采用的應該是普通PU材質,表面壓印成織物的紋路,很硬,但也能提供較強的支撐。
大底
大底鞋釘的排列和阿迪剛剛停產的那款非常相似,不過鞋釘并不是采用的一體式澆筑,而是鞋釘單獨熱粘合到鞋底上面,而且沒有之前其他球鞋上見到過的那種增大接觸面積或是加強筋的設計(鞋底的加強筋并沒有連接到鞋釘上),個人感覺斷釘概率較大。鞋底上還有之前AG-R上的那種凸起,沒什么卵用。中段沒有加強筋的設計,這也導致在用力彎曲前掌時,鞋中段也會發生輕微彎曲,保護性堪憂。
總結,350的售價用這個配置還是不錯的,如果腳形合適的話建議入老款AG-R的版本,兩款重量沒差,但老款明顯抗扭轉以及回彈要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