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球/接發球階段的站位規則
1.發球方分數與站位關系
(1)發球方得分為偶數:發球員站右發球區,接球方兩人需明確分工。
(2)發球方得分為奇數:發球員站左發球區,接球方需調整站位應對。
(3)核心邏輯:接球方需根據發球區變化,動態調整前后場站位,避免因站位固定被對手預判。
2.接發球方的初始站位
(1)常規站位
前場球員:靠近前發球線,負責封網,推撲或放網,需預判對手網前球。
后場球員:站位稍靠后,準備接殺或平抽,需覆蓋中后場區域。
(2)特殊情況:若對手發球質量差,前場球員可主動推撲。若對手發后場高球,后場球員需迅速后撤接球。
(3)站位間距:兩人需保持適當距離,避免碰撞,同時確保無防守盲區。
二、相持階段的站位規則
1.進攻站位(前后站位)
(1)適用場景:接球方主動進攻或對手回球質量差時。
(2)站位要點
前場球員:封堵網前,控制對手回放球,迫使對手挑高球。
后場球員:負責后場進攻(如殺球,吊球),需與前場球員形成連續攻勢。
(3)輪轉時機:若前場球員連續撲網未果,需主動后撤,與后場球員形成平行站位防守。
2.防守站位(平行站位)
(1)適用場景:接球方被動防守或對手進攻兇猛時。
(2)站位要點
分工明確:兩人各守半場,正手區域優先處理,反手區域需提前溝通。
防守重心
左半區防守:左球員防中路和斜線,右球員防直線。
右半區防守:右球員防中路和斜線,左球員防直線。
(3)關鍵細節:防守時需降低重心,雙腳平行站立,便于快速移動。接殺球時,優先挑高球至對方后場,爭取防守反擊機會。
三、站位輪轉的規則與技巧
1.輪轉觸發條件
(1)主動輪轉:前場球員通過高質量的封網或推撲,迫使對手挑高球,后場球員殺球后,前場球員迅速上網封堵,形成連續進攻。
(2)被動輪轉:防守時,若一人被調動至后場,另一人需快速補位至前場,形成新的防守陣型。
2.輪轉注意事項
(1)避免空檔:輪轉過程中,兩人需保持溝通,確保無防守盲區。
(2)節奏控制:輪轉需與對手回球節奏同步,避免因過早或過晚輪轉導致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