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伐的移動單元,其實這個問題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注意到了,只是不知道怎么表達。今天才想到了這個詞:移動單元。
是的,是講步伐的。我們知道移動步伐有很多步子類型,墊步啊,并步啊,交叉步啊,蹬跳步啊等等,這些步子類型干什么用?就是讓我們在移動的時候選擇組合,搭配,以便快速,合理,經濟到達目的地。
如果我們把移動距離切分一下,就可以發現所有的移動都是由一個一個的小單元組成的,每一個單元會使用一種步法。有的是墊步加一個并步,有的是并步加一個交叉步,有的是一個并步加一個跳躍步。同樣,回動步伐也是這樣的。一步回動有選擇墊步的,也有選擇并步的,兩步回動有選擇交叉步的,也有選擇并步的。
一個移動距離,我們根據他的長度,可以把它分成一個單元,兩個單元,三個單元,四個單元或許更多。在每個單元里又可以使用不同的步法,這樣組合起來就成為移動的實體。一個單元原則上就是原地調整或者啟動,指擊球后不需要回動,只需要調整一下重心。
四個單元大多數情況下為大斜線上網或者后退,我的體會比較合理的是兩個并步接一個交叉步。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雙打后場隊員很多時候也有四單元移動,從反手到正手一般是三個并步接一個中國跳,從正手到反手一般是兩個并步接一個后交叉起跳擊球。
羽毛球步伐移動中,最常用的是啟動步后接兩個單元的移動。比如中場上網步伐就是啟動后左腳一步,接右腳一步,中場后退步也是啟動步后左腳一步,再右腳一步。這里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啟動步落地的瞬間,重心大都在右腳上,因此,左腳的那一步自然就出得特別快,卻一般都比較小,算是原動力之后的再一次小調整,接著右腳的那一步就需要非常大,好處有兩個,一個移動到位,擊球點合理,二是因為步子比較大,重心自然低,好積蓄力量。
三個單元的移動,主要就是直線前后場了,接近擊球的兩個單元同樣是一左一右,從后場上網啟動后第一個單元是并步,放網退后場也是先并步再左右腳一個交叉。這里還有一個特例,就是在退后場并步接交叉步轉體和中后場上網的時候,有的人還喜歡在左腳加一個小墊步,效果往往非常好,但對體能要求比較高,因為是單腳完成的單元,如果協調性不好,容易傷害左腿膝蓋,業余球友還是慎用為好。
我們仔細拆分,研究,探索不同情況下,不同距離下,不同球員選擇的移動單元步法類型和組合特征,對步伐的認識,提高,領悟就會有更深刻的認識和啟發,這對我們自身步伐的提高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