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步伐,不用說,場上的基本是六個點,網前倆點,中場兩點以及后場兩點,步伐基本會做,但卻很笨拙,其中諸多的細節做不到位,進而影響了動作的美觀和協調,更重要的是影響了速度進而失去最好的擊球點,不能迎著球擊球,沒了回球的質量。
1. 啟動時的加速度:在每個動作啟動時,腳跟要離開地面,前腳掌用力蹬地,要有彈性和節奏感,不論接后場的高遠球還是網前的球,加速度能夠激發身體的一種爆發力,使身體迅速移動;
2.小墊步:有了啟動的加速度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那一小墊步,這是連接后面一個大跨步的關鍵之關鍵,平時打球時,因為少了這一個小墊步,就有了一種撅著屁股接球的姿勢,重心在身后,夠著打球,姿勢著實難看,即使接到球也失去擊球點,回球的質量也爛;
3.大跨步:有了那一小墊步,重心就靠前了,最后一步才會跨出去,此時腳尖沖著球過來的方向,且腳跟先落地,同時腳尖要向外側歪一點,這樣會對身體有個緩沖,落地不但穩健對膝蓋有保護作用;
4.回中場:后場的高遠球不論正手還是反手,因為有了啟動的加速度,使身體側身的速度加快,如此往后并兩步基本就到后場的兩個角,迎著球擊球出去,擊球后右腿永遠是在前,腳尖向著中場的位置,這樣左腿往前一邁就基本到中場的位置了,同樣網前因有了加速度,那一小墊步以及最后的一個大跨步,致使接球后的右腳擁有了力量,使勁蹬地即可后撤,將身體送回中場的位置。
5.步伐與擊球動作的配合,單獨的擊球技巧和單獨的步伐只能是相對的,只有當步伐與擊球的瞬間完美結合時,才會達到最好的擊球點,擁有最好的擊球質量。
上面幾點是連貫的,是每一個動作和下一個動作連接的細節所在,不要想著一拍就給對方扣死,也別想著一拍以后就把后面的球交給了搭檔,動作的節奏感和連貫性很重要的,要學會放松,這樣才會讓節奏感和連貫性順暢起來,有彈性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