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itel2020-12-10 14:23:56 回復
同力量的基礎上,“藍海綿"吃進去球程度大于"橙海綿",但是“藍海綿"出球沒有“橙海綿”韌性強,“橙海綿”出球是一個脆彈的過程,因而有個比較好的天然弧線,藍海綿出球要比“橙海綿”慢不少,調節的余地更多,但是需要更好的發力支撐,如果你的發力不能持續到海綿吞吐結束,球的穩定性就不行,尤其體現在拉下旋時,“橙海綿”發力沉重感小很多。
舉個例子,拉一板球,“橙海綿”發力時間是從接觸球開始發力,海綿吃球,繼續發力,吃到最大程度,發力結束,球甩出去。
而“藍海綿”發力時間是從接觸球開始發力,海綿吃球,繼續發力,吃到最大程度,繼續發力,開始吐球,繼續發力,完全吐出,發力結束。所以“藍海綿”對發力要求更高,發力足夠的話,從原理就能看出“藍海綿”的調節余地更大,拉出的球更賊,二跳更為詭異。但是發力不夠的話,球的質量反而不如“橙海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