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兒2023-08-08 回復
一般的理解上,狂飚3及其變種更適合搭配柔和,比較容易出整體形變的底板。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國手們似乎認為狂飚百搭,這又是怎么一回事?
應該說狂飚3對不同底板的適應性確實很強。從外置藍芳碳的蝴蝶王Vis到內置黃芳碳的狂飚龍5,國手們都用上了狂飚3。從純木到碳素到ZLC,幾乎無一例外。個人覺得,要辯證地看。首先,對業余球友來說,一般遵循軟膠配硬板,硬膠配軟板的原則。對于底板比較硬實的,狂飚可以選擇度數比較低的。底板偏軟的,度數可以提上去。而且,國手們使用狂飚時,因為很多進行了刷油打底,這個在手感上是降低了硬度的。所以他們用高度數的狂飚,未必就那么硬。
我們一般認為外置ZLC和狂飚不是太搭。但今年的比賽中,我們看到了陳幸同用林高遠ZLC配藍海綿國狂3。一方面,刷油打底確實能軟化狂飚。另一方面,藍海綿的狂飚比橙海綿的更柔透。橙海綿是勝在天然弧線好,發力一般的球友能更好駕馭。藍海綿是更柔和,小球控制更好,力量上限更高。但對發力要求也更高。而且每個人的手感都會有所分化,用不用得慣狂飚,很多時候,需要自己親身體驗。只是說,我們一般要先根據不同底板,來選擇膠皮度數以及"橙海綿和藍海綿的二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