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越影2pro第一次上腳感受
2023-04-27 閱讀[37]
鞋面:?絲鞋面,透氣性頂級,輕量化頂級,鞋面強度也足夠硬,反而沒有1代越影的軟度,不過這個屬于風格問題。尺碼依舊偏大半碼,選擇合適尺碼后鞋楦就合適了,壓得很緊,包裹很舒服,鞋腳一體性是?絲鞋面中最好的。不過?絲老問題依舊在,磨襪子,跑一次起球一次。
不過畢竟是慢跑鞋,不能做成飛電dis那樣,因此從鞋舌到后跟都加入了不少海綿填充,在內外的踝眼處反而填充少了,稍微有點硬不過不磨。后跟像亞瑟士sky一樣做了前倒,買小半碼后會感覺似乎不夠長,但是實際上跑起來跟骨會卡進去就合適了,不建議常規尺碼買,那樣包裹太不好。
后跟塞了一塊挺大的硬度適中的港寶穩定力線,后跟整體鎖定感很牢固。
中底:全掌脂肪族etpu發泡,厚度20-30,落差為10,同時鞋墊使用了赤兔5pro同款,增加直接腳感。泡棉軟度很高,緩震效果出色,尤其在這個厚度以及鞋墊加持之下,極限很高,緩震行程中等偏大,突出的是回彈很優秀,雖然作為慢跑鞋,但是回彈性跑起來絲毫不拖泥帶水,很想提速,但是又不像越影2那樣向上彈不好壓速度,2pro由于大落差的關系向前彈,反而經濟性好很多,跑起來更輕松。
但是也由于這個大落差,前掌又設計了一個大角度上翹,因此腳趾端中底就有種類似ub一樣的踩空感,會踩平上翹,然后力傳導就會卸掉,腳趾發不上力,前掌跑法會感覺很難受,不知不覺間就自己調成了外側落地或者后跟跑法。
前面初體驗的時候我也說過有外高內低的感覺,問了品牌的人說沒有這個設計,拿尺子測量后最后得到的結論是外側的凸出角設計得太靠前,后跟又是直筒型造型,兩個觸點的連線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外八角,因此帶來的外高內低的感覺。如果不喜歡這種感覺的,穿鞋的時候先讓腳在鞋倉內往里轉一定角度后會有明顯改善,不過這樣會使拇趾球部分外漏在中底外面,好在鞋面強度高,沒什么問題。
中底后跟有一大塊李寧logo的tpu,沒什么作用。
外底:gcu外底抓地耐磨不用啰嗦了。
重量:42碼43腳,259g。
綜合評價:配置拉滿腳感優秀的慢跑鞋,不過目前飛電dis?絲版本貌似性價比更高,這兩個如果喜歡大落差就越影2pro,喜歡低落差就飛電dis?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