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跑對比超輕19和馬赫2.0
2023-05-04 閱讀[7]
日常是在跑步機上5-7公里的減脂慢跑,習慣鞋帶綁緊,后跟落地跑法。腳趾較長既喜歡包裹感又很容易被磨。之前穿Brooks最多,也想試試國產跑鞋,?的代表超輕19和氮的代表馬赫2.0似乎就成了繞不過去的兩大選項。
腳感上兩款都有后跟較窄的感覺,不過比較起來馬赫2.0在長距離后前掌也會出現窄的感覺(也有馬赫2.0比超輕19包裹性好的因素)。馬赫2.0的中底支撐差了點兒,有種前后掌各自為戰的感覺,超輕19就很貼合(但越跑馬赫2.0越像一個整體,超輕19反而包裹性的問題就會越大)。另外超輕19的鞋舌設計穿起來挺別扭的,馬赫2.0的鞋舌就貼合又不會移動。然后就是核心科技的腳感了,超輕19的全掌?太過于彈了(并不是越彈越舒服),上腳就是穿了個助推器的感覺,對運動成績會有幫助因為真的省力,但也真的不習慣這個腳感。馬赫2.0的氮倒是又彈又韌,腳感就是會想到麻薯的感覺,不過長距離后后掌也會感覺彈性過大帶來的沖擊感不太舒服。(不得不說腳感上的王者還是Asics的GEL膠,體重不大的真的只推薦Asics,體重大的可以試試Brooks的甘油)
重量上超輕19是真的輕,馬赫2.0不會有特別的感受。(單純看重量意義不大,上腳體驗最真實)
外觀上超輕19的純白還是更喜歡(只在室內跑步機使用,不用考慮耐臟和清洗難易的問題),馬赫2.0延續了安踏配色一言難盡的傳統(也可能是我個人審美跟安踏不合)。
價格上兩款原價都是599,超輕19購入價348,馬赫2.0購入價349,可以說是相差無幾。
總結來看,兩者比較會選馬赫2.0,不過?(超輕19是低端?,李寧還是有高端?的)和氮跟Asics的GEL和Brooks的甘油還是差距不小的(尤其是大體重使用者),截至目前還無法改變是Brooks忠粉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