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體驗)李寧CJ1實戰報告
2023-07-05
一、鞋面(包裹和鞋面支撐)
?包裹和鞋面支撐個人認為完美,沒有任何問題。包裹緊而不勒,恰到好處,在我穿過的所有鞋中也可以稱得上是最好的那一檔。鞋面支撐也毋庸置疑,不管動作多大鞋面都不會有明顯的形變。中底lightfoam上包很多且密度比較大,前掌外側的的tpu及外底上翻和內側的外底上翻及皮質加固設計也起到了很好的補強作用。最讓我驚喜的是鞋幫的包裹和支撐性,幾個蛋仔的設計恰到好處,配合堅固的鞋面,舒適感、安全感滿滿!這才是我印象中高幫鞋該有的樣子!不過我之前提到的局限性也來了,這雙鞋購買之前強烈建議試穿,如果腳型不適合,可能穿起來會非常折磨。由于嚴重磨破了腳后跟,我被迫停了好幾天的練習,此外也有不少JR提到了外側tpu可能會卡腳等問題。
二、中底(回彈緩震,鞋底支撐及其他)
?中底lightfoam及?的組合還算不錯,緩震及回彈比較平庸,沒有亮點也沒有雷點。lightfoam調教的密度偏大,前掌?有一定的腳感,回彈還算迅速,本人80kg的體重,跑跳較多,目前緩震也還算夠用,但是衰減后的表現還有待商榷。超大面積的異形碳板是這套中底邏輯的核心,足弓支撐和中底剛性完全沒有問題。上翻的異形碳板保證了不錯的足弓支撐,延伸至后跟的碳板也為相對易形變且沒有包邊的lightfoam提供了很強的限制作用,后跟正常落地不會出現因材料過軟而不穩的情況。另外中底落差很小,鞋頭和鞋跟處上翹的弧度比較大,加上硬度適中的碳板,滾動感,跑動中的前后掌過渡感及助推感都比較讓我滿意,我認為這套中底的表現要好于韋德之道8。接下來還是要說一說這雙鞋中底的限制性。首先就是后跟lightfoam由于自身材料限制,對于我80kg的體重,緩震表現只能說夠用,體重太大的可能就不太撐得住了。另外就是由于中底大碳板的設置,對于腳部力量有一定的要求,如果腳部力量不夠,這雙鞋可能就像一個板磚,反而是一種拖累,而且這雙鞋在全場發揮出的性能要遠高于半場。
?三、外底(抓地,耐磨)
?抓地和耐磨都只能說差強人意。內外側及后跟的外底上翻都做足了,各個角度的抓地都能得到一定的保障。在有一些灰的油漆地外場可以比較好抓住地,但總是會有一定的制動距離,而且在吸灰之后偶爾會出現打滑的情況。耐磨性就相對來說差點了,內圈的耐磨性還好,但是外圈主要受力區的耐磨不太行,上圖看吧(圖2是一場全場和投籃練習后的磨損情況,圖3是目前的磨損情況)。
?總結:這是一雙沒有明顯弱點,性價比極高的鞋。優點在于保護性和中底的過渡感,滾動感及助推感。缺點在于較差的耐磨性,不太友好的適應性以及只能說夠用的后跟緩震。
?適合人群:少變向,打法較為暴力的鋒線及重型后衛,長期打全場,腳部力量較好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