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樊振東ALC的九大問題(史上最全)
2023-08-02 閱讀[301]
啥結構
寇頭面材+ALC藍芳碳纖維層+阿尤斯過渡層+桐木大芯。Vis家族(包括Vis和樊振東ALC)都是同樣的結構。這種結構,會表現出類似的特性:擊球相對干脆利落,一速挺快。因為桐木大芯的振動較小,所以手感上較為通透清晰。
樊振東ALC的基本手感也是如此,不過軟硬度跟Vis家族其它款式會有不同。
厚度上,樊振東ALC和我手上的Vis和林高遠ALC都實測5.75mm上下。
這次,正手搭配D05,狂飚三,反手搭配T80進行測試。
手感怎樣
樊A的整體手感更接近于林高遠ALC,只是它的重心更靠拍頭。擊球點不在拍頭時,底板含球的感覺跟林A很像。都是很吃球的,弧線感很好。相對來說,林A的整體裹球感更深一些。
當用上拍頭擊球時,樊A會突然變得脆爽,速度和力量都有明顯提高。在這個范圍內擊球時,樊A反而像Viscaria了。也就是說,這是一支可以很吃球,但也能脆爽擊球,打出比林A更強力量的底板。
力量感如何
Vis顯得更硬實,在發足力的情況下,樊A雖然力量感明顯高于林A,但還是不如Vis猛烈。某種意義上,它是力量更強,但依然保持吃球明顯特性的林A。不過更靠拍頭的重心,使得手感可能不像林A那么一體化。
旋轉表現如何
臺內小球控制,更能吃球的樊A,更容易制造旋轉并控制住球。小動作下的加轉更輕松,手指和手腕的發力要求沒有Vis高。這方面很像林A。Vis也可以加轉,但需要依賴膠皮和自身的技巧。
正手拉球,感覺樊A也會更容易吃住球。在步法不是很到位時,它能更好地含球并上臺。容錯性高于Vis。
Vis要打出旋轉,除了一方面搭配摩擦性能更強的膠皮,如狂飚三,D09c,T05之外,另一方面,需要使用者能更好地使用手指手腕的"暗力"。
至于絕對的旋轉質量,因為每個人的手法不同,很難評價說Vis和樊A哪個旋轉更好。
速度如何
柔彈的樊A很容易打出長弧線,并依賴底板彈性而打出不錯的一速。特別是在擊球甜區,樊A的回球是能夠加速的。
總體來說,在加力情況下,硬實的Vis可能擁有更好的爆發力和速度。但跟樊A不會差得很遠。
穩定性如何
在適應底板重心的前提下,Vis和樊A的穩定性都會很不錯。相對來說,樊A的吃球感更強,有利于穩固弧線。但在防守時,沒有Vis那么扎實。Vis在防守對方進攻,尤其頂大板的時候,會顯得更為穩定,不易發空。
對比波爾ALC
波爾ALC的觸球更為敏感,一速更快,旋轉跟樊A差不多,甚至稍微超出。但波A內里的支撐不夠強悍,所以發上力后,顯得扎實感沒有樊A好。退臺底勁也不如樊A。
對比張繼科ALC
張繼科ALC可以稱之為柔和版的Vis。所以在大開大合的擊球動作中,它顯得比Vis容錯率更高,非常穩。性能上,對比樊A,個人覺得不分伯仲,只是特性上有些差異。樊A還是更靠近于林A。
對比林高遠ALC
可以說,雖然脫胎于Viscaria的結構,但樊振東ALC的設計一定是建立在林高遠ALC上面的。因為彼此有很多相似處。同樣是板子做軟了,有幾乎天然的弧線感,更軟的板身也跟狂飚系套膠更匹配。
只是,相對來說,樊A在林A的基礎上,多了一點殺招。更靠拍頭的重心,更能轟出重板。力量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