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概述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采用九層木結構,并融合了納米碳柱,較薄的板身,保證了底板的形變。較硬的結構使出球速度適中,弧線低平。全新的面材涂層結構可以輕松除去膠水的殘留物。此板是專門針對無機膠水時代所設計開發。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外觀和外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提到戟,馬上會想到三國第一好漢呂布的兵器。一呂二趙三典韋,看來古人也不能免俗,喜好排名。話說回來,戟,體現的是一種實力之美,是一種能刺,能砍,能鉤,能擋的全能兵器,配合呂布四方征戰,可稱兵器之王了(一寸長一寸短,這里先將鞭,劍,錘等短兵器擱置一邊,長兵器之偃月刀能砍一片,但砍過去還原中沒有殺傷力,矛和長槍長于刺暴露出殺傷范圍小的缺點,棍則只能鈍擊,就是一個笨字)。這款納米碳王,敢以至尊戟來標榜,是否有一呂那樣縱橫睥睨的實力?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誕生與矛盾
乍一看,紅色黑色五層相間,特別是面才和下面的力才均整的黑了吧唧,且厚度之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產生這是一支五夾板的視覺錯亂;
和紅黑碳王并排對比,其實板層結構和厚度幾乎一摸一樣,頓生這是一款七夾板的疑惑;
此碳王,彼碳王,難道又是一款含特殊纖維的新式底板?
馬上粘好膠皮,擊球感覺依然是stiga一貫的傳統,幾和純木底板類似。
雖然厚度達到6.3mm,結構和紅黑碳王類似,但沒有硬板那樣的生硬感,吃球依然柔和。
細究底板板層,最厚的中間層,一刨為三,比紅黑碳王堪堪多出2層,達到9層。這是為什么呢?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去偽存真大猜想
1,薄薄的面才和幾乎忽略不計的力才下面,是厚厚的紅色的縱向木材層。從局部來分析,極薄的縱向面才和極薄的一層橫向力才下面,又是厚厚的一層縱向板層。因此,僅以這三層結構來分析,擊球過程中,擊球力量會很容易透過第1,2層,直達縱向第3層,而這3層中,縱向木材的厚度所占比例很高,第3層起到一定的大芯一樣的作用,這就為拉球蓄能創造了條件。所以,納米碳王拉球的時候,比紅黑碳王更能持球,有點五夾的味道。但是這種味道不是五夾板那種整體板形的形變,而是一種局部木材微縮形變作用大于板體整體形變的形變。
2,我們知道,給你10張白色的A4紙,9個夾層之間都刷漿糊,和給8個夾層,7各夾層之間刷漿糊相比,肯定是刷漿糊層數多的,造成紙張的整體堅挺程度高些。
不厭其煩地將中間一層三剖,大約不是炫耀精細的木材加工機械和至化的加工工藝吧。
其實,這就是納米碳王將中間一層一化為三,增加2層膠水的的核心意義。
當你應用攻球技術時,作用力垂直于底板,更容易穿透過1,2,3層之木層,抵達這三合一的中間層。由于3合1的中間層比等厚度的中間層更堅挺,就為攻球之力道提供了扎實的基點,基礎,在保證板身剛度的同時,增加了攻球和加力推等技術的扎實感。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去納米碳管技術
其實,納米碳王最令我懷疑的是:微米長度級別的碳納米管淹沒在0.1毫米級別的黏合膠水之汪洋大海中,到底能對加強底板之剛度起到多大作用呢?所以,這看不見的碳納米管,很可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花槍”。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粘合用的膠水
我們將一般用的膠水分為硬質和軟質兩類。硬質膠水固化后形成的膜是硬質剛性的,軟質膠水固化后形成的膜是軟質柔性的。納米碳王一定不會大量采用所謂的硬質膠水,這才保證了納米碳王擊球過程中有良好的通透感,依然保留cl等stiga純木底板的振動感和親和力。這種軟質膠水能夠使擊球力量在板層之間的傳遞通道暢通,少些阻隔,能夠充分發揮出中間3層硬而不僵的擊球力道。
斯蒂卡納米碳王9.8乒乓底板-結構
多層結構,確實多了些堅挺,厚重,提高了速度。
其實,即使沒有納米碳管,就憑中間一化為三帶來的支持作用,也較紅黑碳王上了個臺階,這種外柔內剛的結構,是保證納米碳王獲得均衡性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