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iveX 8S的外觀配色,球拍全身覆蓋著玫瑰紫色的亮光噴漆,我特意拿著它去了當地的植物園一同游賞,雖然它的配色較為簡約,花紋修飾也趨于低調內涵,但是在百花叢中,DriveX 8S依舊光彩奪目,靚麗逼人。
DriveX 8S的拍框兩側有著亮色和淺色兩種圖騰紋飾的噴繪,像是能量流通的凹槽,好像在等候著它的主人注入暗涌的力量。
不單單是在陽光下
DriveX 8S有著過硬的顏值反饋,燈光的襯映下,DriveX 8S依舊是閃亮迷人。
我手中的這支DriveX 8S為4U G5的規格,在上線上手膠后總重約為94g,拍頭重感較為微弱,拍子的平衡既不靠前,也不靠后,剛好在中間的位置。整體的重感也不強,因為是4U的關系,結合上DriveX 8S的動力流體六角框型結構,在空拍揮動起來的情況下顯得異常輕快。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DriveX 8S運用的新型的動力流體六角框型,是根據球拍設定在拍框上中下導入不同框型截面,讓揮拍的穩定性和順暢度能大幅提升,并依據框型設計不同的特點加入強芯填充技術,使拍框的強度和彈性更加優異。
這讓DriveX 8S又成了一個不錯的網前平抽擋好手,確實DriveX 8S在中場網前的表現可要比傳統的控制型球拍要好太多了。六角結構的流體破風設計,讓揮速提升了,穩定性的也提高了。
因為這次DriveX 8S運用了多元發泡技術,相對來說對減震手感上有了不小的提升。所以DriveX 8S在初期上手打高遠球的時候的感覺會比較舒服,76線孔的大拍面也讓擊球時可擊打范圍更寬廣,這對于初期上手磨合時是非常友好的,而且DriveX 8S的球拍甜區較大,打中甜區的概率的也隨之提升了不少,回彈接觸的感覺也不震手。甜區大又甜,DriveX 8S肯定是糖水拍沒錯了。
但是DriveX 8S的中桿感覺還是有些硬度的,畢竟這次的DriveX 8S也是和DriveX 7K一樣加入了百洛碳素,每次出球的時候,都比較干脆利落。這樣的直觀感受會更加便于對落點與小球的控制,卻也會比較考驗爆發力,尤其是在鞭打抽后場的時候,需要加入比較多的小臂內旋。
好在DriveX 8S的拍框韌性方面還是表現不錯,加入了TR增韌納米碳管科技的DriveX 8S不論是在接殺彈底線還是被動的挑高擋網表現都非常優秀,我覺得這點上要比DriveX 7K表現好很多。
尤其是在操控感較強的劈吊網前,DriveX 8S輕輕收回力量的短暫發力也會有很舒適的包切擊打感,中桿硬又能減多余的晃動,對于落點的精準把控,DriveX 8S給了我滿意的答案。
因為是操控類型的速度拍,DriveX 8S在進攻上的表現就沒有VICTOR的TK系列那么出彩了,使用DriveX 8S進行殺球時因為拍子的頭重感不明顯,所以下壓會更需要找靠前的打點,勉強進攻時,殺球線路會更長,落點靠近底線一些。點殺時的感覺還算不錯,落點比較準,但也是缺少一點銳利。
盡管DriveX 8S有了VICTOR包括百洛碳素,TR增韌納米中管,強芯填充這樣的主打科技,遺憾的是8S沒有配上碳木復合手柄。在TK(進攻類)系列和ARS(速度類)系列中分別有TK-BXR和ARS-98K搭載了碳木復合手柄,而這兩款球拍在球友圈中也是有口皆碑,我大膽預測:未來必將有一款同樣搭載碳木復合手柄的操控類球拍面世,我非常期待那一款球拍的到來。
總結
我認為DriveX 8S是一支操控性很強的速度球拍,適合中前場的平抽和網前的做球,防守劈吊表現也十分滿意,進攻上雖沒有TK犀利,但其他方面我覺得都比TK系列大多數要好一些,與其買5U的進攻球拍,4U的馭8S反而更能發揮出我的打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