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薩卡法爾克W7,采用七層大芯結構,俗稱506結構。印象中出這個結構最早還是亞薩卡,具體型號不記得了,后來一直不太流行。12年紅雙喜出了一個506開始用這個結構,還是靠著馬龍的影響力,把這個板子搞的熱乎的不行。由此看出有一個明星使用者是多么的重要。張繼科搞火了VIS,馬龍搞火了506,968,下一個包款,會因為誰而出現呢?哦,肯定不會是這個W7。
近期506或者506+沒打過,但是同結構的亞薩卡出了一個叫大破壞YDS的底板。之前我有過體會,典型的一款弧圈板,頗有當年五夾的味道,手感賊好吞吐明顯旋轉足,但借力防守很容易吃旋轉。YDS動不動就90+的重量,估計讓很多人望而卻步。我這個W7重86克,板面大小依舊是熟悉的亞薩卡板型。
正手狂三反手天翼搞起來(其實我自己直板正手不打狂三,但是為了更大眾化一些,測試的時候正手都選擇狂三)。打習慣了纖維板,剛一上手W7會感覺肉一些,多適應了一會兒還行。W7的硬度要超過YDS,或者說感覺W7比YDS繃的要更緊一些。擊打趕不上纖維板子來的扎實,弧圈性能要比一般的纖維板子來的更舒服。手感非常通透清晰,整體支撐力尚可。發力拉沖的繃出去的感覺很明顯,弧線比較長,旋轉和力量也很足??刂品矫嬉脖壬洗斡玫腨DS要穩一點兒。同樣借力防守的時候也穩一點兒,但仍舊不如習慣的纖維板來的扎實,抗重板的時候多少還是不太好控。(來球力量大導致底板形變,回球變得繃彈了就不太好控,不如纖維那樣很穩定。)
把每層木材看作纖維集合,豎向纖維提供吃球和形變,橫向纖維能提供底板的支撐和剛度,純木五層之所以現在不太夠用,就是因為橫向纖維的存在少了一些,俗話就是撐不住。W7這種橫向大芯的七層,正好讓橫向纖維更多,相對能有更好的支撐能力。
整體來說,W7屬于偏弧圈進攻的底板,對使用者的體力有一定的要求。個人不太推薦現在再買這種底板,但是喜歡純木手感的朋友不妨考慮一下,尤其是以拉球進攻為主的。(進攻中多擊打的不合適)。哦對,好多人總是問中遠臺力量如何,這個夠用。但我想弱弱的說一句,沒事老想著退臺等著挨揍,這就好比還沒交手就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