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塊vis是我擁有的第三塊vis,前兩塊分別是老鐵牌和圓標。我使用的感受是vis還是向時代低頭了,我這塊是S碼,我也打過T碼。都比老鐵牌的vis軟,我記得很清楚老鐵牌的vis非常硬挺,出球速度遠非今日的vis能比,而圓標的vis正手也沒現在的vis這么吃球。但是這一點點改變,卻讓現在的vis正手手感更加清晰了,原本koto面材的球拍是很硬的,例如301和龍一我就覺得非常硬,不太吃球,但是現在的vis做的已經正手優化了。
為什么要選擇兩面DNA?老實說我打了10年以上的狂飆三,從39打到41,普狂打到藍國,要我舍棄vis+狂飆三的王炸組合,我是不太舍得的。但是等我打了DNA一個月之后,我明白了,狂飆三已經落后于這個時代。
DNA是斯蒂卡今年的重頭戲,也是斯蒂卡第一款在德國制作套膠。可見斯蒂卡想樹立經典的雄心,事實證明,他們確實做到了。自古以來,外套的標桿是多尼克和蝴蝶,也就是德套和日套。尤其是蝴蝶,前有蝴蝶史上最出色的Sriver套膠打下江湖地位,后有名震天下的Tenergy系列,今年更是推出十年磨一劍的Dignics系列,已經成為樊振東,張本智和,林昀儒等人的反手標配,足可見蝴蝶的成功。德套近年來在國際賽場乏善可陳,但是業余圈子里,性價比出色的德套是大家打外套的首選,多尼克,岸度,挺拔,驕猛是大家的香餑餑。
現在的球旋轉下降,如今的比賽節奏更趨向于反手取勝,正手得分。十分強調,快節奏,高速,高質量的弧圈和快攻對抗。為了適應這樣的改變,蝴蝶推出Dignics系列,優異的手感,不俗的力量和一貫的高彈性,使得Dignics成為賽場的熱門選擇,但是也是有史以來最貴的蝴蝶套膠。而德套中的佼佼者挺拔今年也推出了芯變革系列,廣受好評。斯蒂卡也不甘示弱,推出德國制造的DNA系列搶占市場。我仔細分析可以發現,三款套膠最大的賣點和提升都是在海綿上,蝴蝶Dignics使用了新的海綿,將各項指標都提升了,而挺拔的芯變革海綿硬度52.5,力量感上升幾個檔次。同樣的斯蒂卡DNA系列的M和H硬度也在40和50這個段位。
實際打起來的效果是非常驚人的,首先要打好DNA有個條件就是發力必須有一定的功底,不然就會像某些評測說的,沒力量,硬,打不透。我在拿上手的第一天,打的第一球,實際感受是像有一股助推的力,幫我把球打出去,這和我之前打的40度狂飆和41度狂飆感覺完全不同。40度狂飆如果不灌膠,其實手感比較軟,然后出球拖沓,小力量不怎么走球。41度狂飆如果不灌膠則非常生硬,彈性比較差。DNA不一樣,正手的DNA H pro像拉滿的弓,隨時準備彈射出去,手感有點脆,打出的球很噴,彈性非常好,但是同時支撐力很頂,響聲非常大,一速很快,弧線比較平和長,形變恢復速度非常快,以至于拉弧圈的動作要非常緊湊,不然會摩擦不到球,確實是適合有一定專業水平的球友。反手的DNA M pro則比H要吃球時間長一點,摩擦更好,防守非常穩健,弧線比H要高,發力門檻更低一些,而且比H要透板,彈性稍差,也不如H那么頂。就我個人的使用感受和比賽結果,兩面DNA比我之前用的40度狂飆+反手岸度血漿430進攻更加凌厲,速度提升最為明顯,在反手擰拉和相持的表現尤其突出,DNA最驚艷我的地方還在于它優異的旋轉表現,搓球和發球讓我得分的情況大大增加,而且比以往的德套都要容易控制近臺短球的高度和旋轉,小力量下其實并不會虛彈和冒高,這是比以往德套提升最大的地方。任何一款套膠都會有其局限性,DNA的局限性體現在對選手實力的要求會比較高,起下旋難度很大,因為要在極短的形變恢復時間內做完拉球的動作,而且要用打磨式弧圈手法,對于球友的反應能力和身體協調性要求很高。
林昀儒選手是我非常喜愛的一個球員,他的打法深深影響了我對于改橫之后的打法定位,可以說我一直在模仿他,向他學習,看他所有比賽,研究他的打法套路和技術細節。我的身體特點和他很像,反應很快,銜接比較好,力量不足。我發現他擅長用反手擰拉撕開左右空間,然后正手快速的近臺弧圈打開前后空間,加上他的側旋發球,使他很容易和對手展開上旋的線路對抗,超級張繼科+T05H+D05的高速特性,使他在借力打力和反手擰拉的表現尤為突出。而我傾向于,控制先手,反手對抗,正手終結這樣的思路,這也是我換成VIS+兩面DNA的原因,我正手是傳統的狂三體系,反手經過8月,9月,10月各路朋友的啟迪已經完全成為比正手更可靠的選擇,未來會朝著,反手擰拉先手,控制改變節奏,正手終結的思路去改變。狂三也許再也不是我的青睞了,紅雙喜能否迎來重大變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