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普狂,主要的一個優勢就是海綿更實在,而新版普狂的海綿就有點綿。具體來說,其實持球都差不太多,不是很理想,但老版普狂的底勁就很足,新版普狂的底勁是被削弱了。從商家的角度來說,普狂底勁差點,省狂底勁好點,省狂就更好賣,基本上也是“無可厚非”。
版普狂對比特制狂飚,主要的差距其實是海綿。特制狂飚刷油,它這個藍海綿特制讓性就很好,形變能力非常充分,當你擊球的時候,海綿能裹住球,手感非常清晰。而老版普狂,它這個海綿的讓性就不太行,形變能力比較弱?;旧蟻碚f,普狂這個級別的裹球,就特別依賴膠面,海綿形變非常小。而特制狂飚就不同了,海綿形變非常優秀,甚至超過了蝴蝶的T05。其實膠面這方面拉不開差距,普狂的膠面粘性也是不錯的,膠面的顆粒支撐也是非常好的,但普狂的海綿就很硬,很難形變,哪怕你刷油了,它的形變依然很小。很簡單的,你用手指按壓,普狂的海綿基本上按不動,特制狂飚的海綿輕松就按壓變形。
實際上,有機狂飚,無機狂飚,普狂,省狂,國狂,特制狂飚,主要的差距就是海綿的形變能力。有機狂飚形變能力不如無機狂飚,普狂弱于省狂,省狂弱于國狂,國狂弱于特制狂飚。
我這張老版普狂可能是41度的,刷了三遍油,彈性還行,底勁非常強。在搭配樊振東alc透板的時候,單板質量極其的高,底勁非??植?,那一板爆沖超級兇悍。由此來看,樊振東alc確實需要配高硬度的,最好配41度甚至42度的狂飚,哪怕是41度的普狂,底勁都極其兇悍。
以41度狂飚來看,樊振東alc的底勁應該是超過了vis,但目前的情況也比較復雜,也可能是這張老版普狂特別猛,所以底勁就非常猛。但搭配39度狂飚的時候,樊振東alc的底勁是肯定不如vis。測評的時候,狂飚確實影響"準確度",因為各種狂飚版本太多了,有機,無機,普狂,省狂,國狂和特制。還有就是刷油多少,最終也會影響測評。這張老版41度普狂刷油,底勁是最強的那種,但持球就遠不如特制狂飚了,也不如省狂。所以實際用起來,失誤率還是偏高。擺短的時候,普狂確實也厲害,不容易冒高,比高端外套還容易擺短。但是手感確實比較模糊,普狂的海綿的活性還是一般。然后正手爆沖上旋球威力非常強悍,可惜拉下旋就明顯不太持球了,拉下旋真的不太穩定。然后正手中臺反拉也不太穩定,比較容易出界。雖然退臺對拉美沒問題,不容易出界。劈長的球比較頂,樊振東alc本身是持球的,所以劈長沒啥問題。搓球也是比較轉,比較詭異,對方要拉還是失誤挺多的。
整體來說,普狂刷油確實非常給力,但還是建議普狂配斯帝卡cl,方博x或者h301之類的底板,否則穩定性不太好。樊振東alc雖然是比較持球的,但畢竟是外置alc,普狂搭配它脫板依然快,拉球弧線過于低平。普狂刷油,小球確實容易控短,但手感略模糊。劈長和搓球都好用,確實遠超外套。拉沖上旋底勁超級強悍,無敵了。但拉下旋持球不太好,很難拉轉,很難抓球,海綿的形變太弱了。普狂大概就這樣,整體很強,但依賴底板的持球,下旋球吃虧,因為海綿的讓性不足??傮w來說,樊振東alc至少得配省狂,配普狂不夠持球。
赤龍我配過vis,這次再配樊振東alc,手感差異較大,性能差異也不小。赤龍配vis顯得不夠彈,甚至有點木,但速度確實也不慢。而赤龍配樊振東alc彈性就顯得更好,更透,但有時候弧線還顯得有點低平。不過可能是正手普狂海綿確實不太行,影響反手的通透性,所以導致赤龍有點彈,但我估計正手換了套膠之后就會變好。赤龍搭配樊振東alc,反手推撥是比較輕快的,雖然比澀套更吃一點發力,但差距不大。反手快撕,不容易透板,但赤龍配樊振東alc比配vis要輕快一些。退臺反手反拉對手正手弧圈球,赤龍是非常扎實的,穩定性很好,反拉命中率很好。赤龍的表現,我打算下次更換正手套膠之后再詳細分析。因為普狂的海綿確實硬實,形變小,所以肯定影響反手赤龍的一個通透性。